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16日透露,中央层面取消的3184辆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停驶,正准备启动第一批车辆拍卖,并承诺整个处置过程将做到“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结果”。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处置目前进行到哪个阶段?公车拍卖过程中如何防止暗箱操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拍卖过程如何监督?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管局资产管理司副司长徐永胜。
【车改时间表】
2016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此轮公车改革,因为动的是权力机关自己的“奶酪”,公众关注度非常高。
根据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5年年底前地方党政机关要基本完成公车改革,2016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焦点追问】
如何防止公车卖出“白菜价”
徐永胜介绍,为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涉改车辆需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以评估价作为处置基准价,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公开处置,并向社会公开结果。
徐永胜表示,考虑到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供求关系,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将分批分期开展车辆的公开拍卖工作。2015年春节前,将正式启动第一批约300辆车辆的拍卖。剩下的车辆,将根据评估情况择期拍卖。
据介绍,车辆拍卖将以专业鉴定评估机构确定的评估基准价作为底价,在不低于基准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确保处置收入最大化。车辆如果流拍,需要按照拍卖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由鉴定评估机构重新评估后再进行公开拍卖。他强调:“拍卖绝不针对公务员搞任何特殊照顾。”据新华社
(原标题:中央封存3184辆公车 首批将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