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回家过年了,向兄弟们问好。”武警上海市总队九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赵存足在信的末尾加上这一句,将“家书”装进了信封。“收信人”一栏填的名字,是该中队指导员尹欣欣。
赵存足近期在外参加集训,却总惦记着中队各项工作,经常与留守营区的尹欣欣电话交流。训练间隙,他提笔给中队官兵寄来了“家书”。
在该中队荣誉室的一角,记者见到了专门存放“家书”的小木箱,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信笺,寄信地址从南京、北京,到昆明、成都,再到乌鲁木齐、伊犁,遍布全国各地……
“在外人员给中队写‘家书’,是我们的传统。”尹欣欣向记者介绍说,特勤中队的官兵与靶场为邻、以枪弹为友、和车轮相伴,常年在外参加重大演训活动、执行反恐处突任务,官兵一年到头聚少离多。人走得再远,心在中队。鸿雁传书,成了他们独特的交流方式。
记者随手抽出一封信,寄信人是该中队战士赵晓东。尹欣欣介绍说,赵晓东是中队的“王牌狙击手”,去年在武警部队首届狙击手竞赛中取得个人第二名的佳绩。这封信,就是他在获奖后从赛场寄回的。
“每一名狙击手,都应当做一颗会思考的子弹。”展读赵晓东的信,记者不禁眼前一亮,“不动脑子,打再多子弹也白搭。”赵晓东将一个战斗射击课目细分为15个动作要领,并对不同天候、不同光照、不同风速条件下会出现的影响,都拟定出相应解决办法。他总结出的训法被战友借鉴、优化,使全中队的射击成绩显著提升。
记者又抽出一封新近寄来的信,寄信人叫孙丰鑫。“他曾是我们中队的一名班长,去年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已被保送入学。”尹欣欣对记者说。
“眼里看不见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孙丰鑫在信中与战友们分享心得。每次国内外发生重大涉恐事件,孙丰鑫都会四处搜集材料,组织班里的战士分析讨论。任务区各大交通站点、人流密集区域等几百个重要目标,他都进行了详细标注,假想情况分析、模拟战法研究记了好几本笔记。他虽已离开这个“家”,笔记却成了中队的“宝贝”。
“‘家书’写得最多的,还要数中队长。”尹欣欣挑出赵存足寄来的信,记者一数,足有30余封。
“一‘家’之长,就要敢做头狼。”赵存足在信中和尹欣欣交流带兵心得。2013年9月,武警部队组织特战分队干部骨干比武竞赛,赵存足编入特战5人小组代表总队出征,比赛中不慎脚踝受伤。最后一项课目是“攀登接力射击”,赵存足坚持第一个上场,他爬大绳、翻墙垛、攀水管一气呵成,5次射击全部命中,为随后出场的队员争取到领先优势。最终,该课目以9分52秒刷新了总队纪录,他们也在整个比武竞赛中拔得头筹。据介绍,赵存足因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曾荣立三等功。去年,他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和“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
“你有没有写过‘家书’?”记者问尹欣欣。他点了点头,说:“我留在家里的时间多,信写得少一些。”说着,翻出自己写的一封信,递给记者。
“荣誉归零,是我们永远的制胜密码。”读到信中这一句,记者不解地抬头看了看尹欣欣。他指了指荣誉室的墙,记者一看,21面“基层建设标兵中队”的奖牌挂了整整一面墙。近两年,他们还先后被武警部队评为先进党支部、基层建设先进中队,6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而尹欣欣自己,曾赤手空拳勇擒3名歹徒,多次参与打黑除恶、解救人质等急难险重任务,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曾高票当选第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光环太多,就容易迷失方向。”尹欣欣解释道,中队党支部研究认为,必须强化“零起点”的观念,争创先进每年从零开始。他们取得荣誉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庆功,而是开展“防骄破满”教育。
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营区,不禁感慨:每封“家书”都是一个故事,记录着反恐精英探寻制胜密码的不懈努力,展示着忠诚卫士守护一方安宁的心路历程……■魏 寅 陈 超 本报特约记者 王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