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榆生肖像(资料照片)。
因炮弹试射失掉右臂,却不改对兵器工业的满腔热爱;66岁从零开始设计我国三代坦克,却比年轻人还具创新钻研的劲头;80高龄仍亲赴坦克实验一线,功成名就却最愿别人叫一声“老兵”…… 谈起已经过世的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无人不为之动容。一世赤子心,殷殷兵工情,这位国之栋梁把毕生献给党和兵器工业,他的信念、执着和精神也为人们点亮未来的路。新华社发
一生绘就一面旗帜 传递无私无畏正能量——三代坦克总师祝榆生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祝老的一生是一面旗帜,告诉我们什么叫坚毅,什么叫奉献。”“把一生献给党的优秀品质,是我们的楷模,实现中国梦需要这种品格。”……
不惧艰险攀高峰,只留清名在人间。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为了兵器工业的发展,为了国防科技的壮大,竭尽全力,无怨无悔。他的事迹经媒体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感动之余表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精神,感受到了无私无畏的正能量。
“祝老对科学无畏钻研的态度,值得我们骄傲。”中国移动重庆分公司员工曾锐说,祝榆生的一生有太多值得学习的闪光点,但最让人敬佩的是祝老一生对技术钻研的劲头,堪为所有技术人员的楷模。
“祝老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却通过刻苦钻研成为行业的泰斗和‘活字典’,这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真正搞技术的人才能有切身体会。我从事的是通信行业的工作,这也是一个技术变革飞快的行业,唯有先人一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曾锐说。
许多科技工作者都对祝老勇攀科技高峰充满敬佩。东南大学军事教研室教授陆华看过祝老的报道,感慨万分。“作为一名国防教育工作者,我被祝老的事迹深深地吸引,既让我了解到三代坦克研发的曲折艰辛,又让我感到自豪与骄傲。”陆华认为,祝老为我们培养当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革命军人和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研制三代坦克不仅需要超人的耐心和钻研,更需要极强的创新精神。不少专家、学者为祝榆生这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能力点赞。
以一线工人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沈鼓集团首席工人专家杨建华告诉记者,学习祝榆生的先进事迹,心中油然而生敬仰之情。“我们经历过企业亏损的艰难时刻,但一线工人坚守岗位,创新研发新产品,又让企业起死回生,在改革创新的新征途中,特别需要继续学习和发扬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青年教师邹玮看来,祝榆生以充沛的精力和惊人的能量投入到科研中,令人感动。他说,当前,中国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将创新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项昌乐对祝榆生满怀敬意。他说,祝总领导团队攻坚克难,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从二代到三代的升级飞跃,使我国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新的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祝榆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也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为之动容。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从祝老的事迹中领略了老一辈共产主义战士的风采。”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美村官的江西奉新赤田村村官方月萍说,“我一定向祝榆生同志学习,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继续带领赤田村的村民们种植优质水稻,为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阳北方重工集团盾构车间主任曹佰库告诉记者,看到祝老取得如此成就,却不讲任何生活办公条件时,他泪眼婆娑。“这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质是我们的楷模,实现中国梦需要这种精神,当前在东北振兴爬坡中也需要这种品格。”
重庆大学学生冯梦圆感慨祝老的淡泊名利与个别人雁过拔毛、贪图便宜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国家需要更多祝榆生式的科学家,这样我们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祝老一生追求纯粹,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三代坦克,更让人敬佩的是人格魅力,永远传递着无私无畏的正能量。”和祝老共事多年的工程院院士王哲荣说。(参与采写记者:张辛欣、何宗渝、石庆伟、凌军辉、邬慧颖、魏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