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军事要闻>正文

解放军第85医院着眼实战推进卫勤保障训练

时间:2015-08-13 22:17:56    来源:西北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营救伤员,快速后送。 刘健 摄

  中新网上海8月13日电 (沈涛荣 孙燕 刘健)“呜呜呜!”8月13日上午,警报刺破长空,多条“迷彩长龙”从解放军第85医院门诊楼、住院部涌出,快速集结。“红十字”车队穿过喧嚣都市,如同“变形金刚”般于偏僻山野间展开“三头六臂”……35分钟后,一座集内外科、病房、手术室为一体、集X射线、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为一身的现代化野战医院呈现眼前。

  第85医院一场实战化卫勤保障演练正式拉开序幕。该院党委“一班人”全程参与演练,历经45个小时,演示6个实战课题、11个训练课目。在演练现场,该院周宏宇院长告诉记者,聚焦未来战场开展卫勤保障科研活动,坚持紧贴部队,以实战需要为方向,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搞科研,这条路子越走越宽敞。

  上午9时,茫茫群山中硝烟四起,“战斗”打响了。突然,前方阵地一名战士不幸“中弹负伤”,滚落到两米多深的壕沟后,只见他轻按左肩的呼救按钮,呼救信号穿墙透垒,瞬间便发送至战地救护人员的手持机上。救护人员点击手持机,伤员姓名、部别、病史、血型和伤情以及目标方位等信息全部显示出来。3分钟后,救护人员便完成精确搜救,将伤员后送至野战手术室。

  这一崭新的战场救治模式,是第85医院成功研制出的“野战单兵搜救系统”;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成果,标志着中国军队战场有了自己的“黑匣子”,填补了中国军队军事远程医学战救信息技术的空白。

  在野战手术室,记者看到,只见护士把手伸进每位“伤员”的上衣口袋,快速掏出伤员信息卡,然后用一个手机般大小、连接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读卡器”读取“伤员”的伤情、伤部和伤类等信息。随后,电脑自动进行分类统计,迅速形成“电子病历”。从“伤员”下车到救治展开,整个过程仅用5分钟。

  此时,指挥所的大屏幕上,清晰地直播着手术室的救治“实况”:一名腹部被炸伤的“伤员”出现胆管破裂,医生请求远程医疗支援。指挥所迅速接通远程无线医疗会诊系统,与军地50多家大型医院相连,得到了顶级专家的技术支持。

  演练现场,一名“伤员”被迅速固定在担架上,由于伤者多处骨折、昏迷不醒,为避免贻误病情,队员急忙把“伤员”送往远程会诊车,并接通了后方医院视频系统。后方专家认真商讨后,认为这名“伤员”伤情严重,必须立即转往后方医院进行手术。5分钟后,一架军用直升机准备降落在野战医院旁,接上“伤员”后迅速飞向后方医院。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个医院担负着全军重大任务的应急卫勤保障和非军事行动保障任务。为适应实战化训练要求,他们在全院开展“军事训练年”活动,科学制订“周有考核、月有拉动、季有演练”的年度训练计划,切实保证把课目训实、人员训全、时间训够、质量训精。同时,他们坚持跟着部队“捆”在一起练,部队走到哪、野战医院跟到哪,从难从严设置课目,提升医务人员伴随保障和紧急救治水平。

  记者跟随一路北上,快速开进、待机集结、伪装、展开救治、转移撤收……面对这种全方位的摔打,该院官兵得心应手,处置果断。在指挥所,记者发现了他们处乱不惊的“法宝”。电脑里,记录着他们探索出的4大类30多种卫勤保障战备预案,无论保障多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只要战场的地域情况反馈准确,即可立即依照预案实施快速拉动,如同一个“百变智囊”。

  谋打赢,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以来,该医院党委按照战时要求,制订完善了码头救护所开设、海上伤员搜救与后送等16种保障预案;依托某卫勤训练基地,采取“科室互通,岗位互融,角色互换”等方式,全时段、全岗位广泛轮训医护人员,使人人熟知职责岗位、工作流程、具体任务等;利用与野战部队联训联保、进山区下海岛巡诊等契机,挑选“精兵强将”,以随行保障、全程保障的方式,使人人熟练掌握战伤休克、战时常见病、战时应激心理等课目,培养专业精湛的核心保障力量;与上海市“120急救中心”联网联动,派医护人员随车出诊,使每一次手术、每一次急诊都如同模拟卫勤训练,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快速应急救治能力。此外,他们还多次将队伍拉到野外,故意将课目设在急驰的车厢内、颠簸的船舱间、弱光的坑道里,实行“逐人逐课”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上岗证”,于多变、复杂、残酷的战场环境中,磨砺医护人员的技能、体力和心理素质。(完)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