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和韩宏宇熟悉的人,都喜欢称呼他为“老韩”,一个是因为他虽然是80后,但蓄着的小胡子,让他显得比同龄人老成;再一个就是他的绘画,沉稳老辣,画风显示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
每每欣赏韩宏宇的绘画,都让人能产生心胸开阔之感。韩宏宇学习于中国美院山水画系,后拜著名画家陈玉圃先生为师,为入室弟子,现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特约讲师、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签约画家。他擅长山水画,是在传承了传统绘画的山水之长处的一种全新创作。
山近水
画家心性
近年来,韩宏宇经常参加一些画展,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各界人士品评。他说,这样做,并不是想宣传个人的作品,而是想听听人们对他的作品的看法,最好能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能给予他一些建议,以利于今后的创作。
据美术界人士介绍,韩宏宇的绘画风格源自南宋,以李唐、马远、夏圭诸家为法,兼及王蒙、唐寅、戴进、石涛等,古而不旧,严谨地继承了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章法,在回归中实现性格气质与传统文化、现实感悟的整合与内化。他毫不避讳地在画中题写“以马远夏圭之法写之”,毫不避讳地袒露自己画法的由来出处,也不贬低“技”之积淀的重要性。在这个唯恐创新不足的时代,年轻画家大都害怕被贴上“传统”标签,更有甚者将自己的笔墨实验当做秘不示人的法宝,而韩宏宇却“直接”地—像是“宣言”般地—向世人宣告自我内心的审美诉求。作为一个青年画家,由师古而创新,从传统内部寻找革新因子的艺术道路不失为大胆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
时间、精力与耐心。
欣赏韩宏宇的画,在远山近水之间,似乎可以看到画家的心性,可以咂摸到他的趣味,探寻到他的内心。大片的留白,氤氲成那片让人心生荡漾的水,其间连接的是雄浑、隽逸的山,“以雄健的阔笔皴法描绘山川,画面的主峰山头粗头乱服,显示雄伟山岳石质的纹理结构和质感,用笔爽利,多头重尾轻,山石浓淡交撘处,用笔方硬,表现出菱角分明的凹凸变化,坡面以淡墨兼水,笔法劲健,造型手法高度概括,植被树木像是限制性地被一再节制,凸显了石质坚凝、峭拔的“风骨”。有美术界人士这样评述韩宏宇的山水作品:“以雄健的阔笔皴法描绘山川,画面的主峰山头粗头乱服,显示雄伟山岳石质的纹理结构和质感,用笔爽利,多头重尾轻,山石浓淡交撘处,用笔方硬,表现出菱角分明的凹凸变化,坡面以淡墨兼水,笔法劲健,造型手法高度概括,植被树木像是限制性地被一再节制,凸显了石质坚凝、峭拔的‘风骨’。”
这段话说得非常到位,从专业中国画创作技法方面对韩宏宇的画技做出了准确的描述。
研修传统
创新境界
对于技法,韩宏宇说,技法是值得一辈子研究的,不分传统与非传统,中国画从古到今都是有脉络的,都是在继承与发扬的脉络上,根本都是没有偏离的。很多人说我有自己的脉络,真相是学了一下自然就会有发展,但把这种发展硬说是自己的脉络,是不真实的。很多技术都是相同的,就像练拳一样,练扎马步、练套路等,真正实战的时候,肯定是用不到的,但是也没听说谁练成了拳法就不站桩了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贵州省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长槐在评论韩宏宇的山水作品时说:“画贵在自然,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油画也一样,都要追求一种自然性,只有自然才能合理、生动,不故意卖弄搞奇。看宏宇作品,不仅研习传统文化,还狠下笔墨功夫,其
作品在求古韵中不乏立意和
灵性,在笔法上或细密见朗,或疏而不散,墨色取于变化
而统一。画面气韵生动,有
一种自然美。对中国画追求
强烈的个性和原创性,愿宏
宇努力学习研修传统,外师
造化,定能创作出自己对于
时代的新作品,新境界。”
诚哉斯言!韩宏宇在自己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确实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但他并没有满足,他一直在朝着更深的山水境界探寻,“画画的时候是每天都在论证中,像我们年轻人根本无法给自己的当下定位,说自己已经走到了某一步,能做到的只是按照现在觉得对的方向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前行。”由此我们可以预见,韩宏宇的山水艺术必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更高的山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