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1日,越南战争结束后英国《卫报》的头版报道。
撤离者正在登上停在西贡最高建筑物上的美国直升机。
在异乡漂泊多年,兰登·卡尼最终选择回国定居。
40年前,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以北越的胜利宣告结束。国家不再分裂,但无数越南的普通家庭却依旧支离破碎,对流落于世界各地的他们来说,战争似乎仍未结束。
——————————————————————————————————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攻陷西贡(今胡志明市),宣告越南战争彻底结束。数以千计的南越平民在惶恐中随美军逃离故土,成就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斗性撤离行动。
40年过去了,流落于海外的越南人并未轻松地融入当地社会,而是始终在文化夹缝中挣扎。英国《卫报》称,某种程度上,越南战争就像哈姆雷特的鬼魂,久久地盘旋在他们头上。
从西贡撤离:最后时刻的痛苦抉择
1975年4月29日凌晨4点,当巨大的爆炸声响彻西贡,美联社记者彼得·阿内特早已醒来。他站在酒店7楼的房间里,倾听窗帘被震得沙沙作响,握着水杯的手不住颤抖。
他知道,这场漫长战争的最后时刻到来了。
曾无比忙碌的美军新山一空军基地已陷入火海,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阿内特能从阳台上清楚地看到,浓厚的黑烟笼罩在机场上方,“像葬礼上的一匹裹尸布”。
随着北越的步兵和坦克步步逼近,这座多年不曾被战火侵袭的城市兵荒马乱起来。开车穿过街头,阿内特看到人群聚集在十字路口,茫然失措。大约几百万人拥挤在这座城市里,许多来自附近的农村;希望在最后一批美国士兵撤退时一同离开的,也有数十万人。
“整座城市屏住呼吸。我们一直担心越南民众会暴动。”前中情局分析师弗兰克·斯内普告诉美国“Philly”网站,“如果他们阻止,我们根本不可能离开这个国家。”
此前数日,福特政府还在激烈辩论,美国人是否应离开西贡?机场被炮火封锁后,白宫不得不下令用直升机紧急撤离。为了带走尽可能多的南越人,这一美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撤离持续了19个小时,直到4月29日下午才结束,比五角大楼预计的时间长了5倍。
汹涌的人群将美国大使馆重重包围,请求登机,但到了最后时刻,白人的面孔是惟一的通行证。为了逃离,几近疯狂的民众爬上4米高的使馆外墙,少部分幸运儿躲开保安监视,找到前往顶楼的通路,却在最后时刻被已登机的乘客一拳打中,重重跌了下去。
负责组织撤离的美国官员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择。他们不断向越南人保证,有的是机会撤离,以便自己可以撑到离开前的最后一刻,而事实上,这是个无法兑现的承诺。
“他们的哭泣始终撕扯着我的心。”斯内普在多年后写道。美国大使格雷厄姆·马丁也在逃生后大发雷霆:“我们应该说到做到。如果我们信守诺言,我们就不会撤离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总共1000名美国人和被认为“处境危险”的5000多南越人被空运到守候在外海的军舰上,这些越南人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南越官员和富豪。
“新时代”下,狂欢与恐慌同台上演
新时代的头一天,胡志明市被庆祝的歌声和街头的嘈杂声唤醒。一夜间,这座原本名叫西贡的城市变了天,原来的生活被彻底改变。
美国大使馆、华丽的市政厅、老旧的法国歌剧院和威严的总统府都已空无一人,只有满地狼藉透露出此前的混乱。
据《卫报》报道,前一天晚上,当地百姓将美国大使馆洗劫一空,不顾宵禁,争先恐后地往家里搬东西,女人们也从美国侨民的储藏室里搜罗到了不少财物,心满意足地拿回家。一个男人摸了摸腰间的枪,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斯图尔特·多尔比就不得不将相机乖乖奉上。
号称“不破坏一个灯泡”的北越士兵看起来松了一口气。他们没有阵亡,还见证了一场伟大的胜利。有人睁大眼睛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也有人沉迷于从未见过的奢侈品。有“破坏分子”向总统府和大教堂之间的公园开火,前一分钟还躺着吸烟的士兵迅速起身回击。
而在胜利者的大本营河内,截然不同的场景正在上演。
1975年4月30日,阮丹帕(音)经历了快乐的一天。现年65岁的他告诉美国《大西洋月刊》:“没有炸弹、飞机或尖叫声,挥舞着旗帜的人群洪水般席卷了大街小巷。”
第二天,如今66岁的武文荣(音)和另外6人拿到了1公斤牛肉的配给券,以庆祝胜利。他们没有烹饪用具,就将肉和豆腐丢进奶粉罐一起煮,享受这段“火锅一样”的大餐。
在如今充斥着摩托车、服装店和苹果手机的河内街头,已很难找到战争留下的痕迹。但66岁的范泰兰(音)记得,美国的轰炸是如何让这里的2000栋房屋倒塌、近300人死亡。“到处都是死者的遗骸,有人的脸被炸得像爆米花。”唤起这段痛苦的回忆,她变得忧郁。
56岁的小贩Thuan抱怨道,如今的年轻人没受过战争的罪,所以又懒又娇气,可还没说完就被26岁的儿子打断了。“我母亲老在谈论战争,真的很无聊,我实在听不下去了。”
“我们的战争从未结束”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处凹凸不平的码头上,里克·高正试图用双手和大脚趾理顺一团乱麻似的尼龙渔网。不久,他将再次乘船出海,去墨西哥湾捕虾,可能在海上待几个星期。他告诉《洛杉矶时报》,越南裔移民“接管了墨西哥湾”。
在越南人聚居的“小西贡”,各种越南商品应有尽有。小贩们热情叫卖热气腾腾的河粉和气味怪异的榴莲,商店里摆着佛像,老人们捋着山羊胡,啜饮加冰的白咖啡。
“我曾梦想去一个地方过自己的生活。来到美国,我的梦想实现了。”有人告诉《洛杉矶时报》。但对阮月清(音)而言,这里无论如何也不是他愿意称之为家的地方。
跟随父母来美国时,阮月清只有4岁。每当父母出去打工赚钱,他就被寄养在一个陌生的美国家庭里。年轻的白人夫妇试图教他用筷子,他却感到迷茫和失望。
对他而言,越南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他从小到大吃越南菜、去越南教堂、学越南语,还听父母讲了无数关于越南的故事。和没能登上美军直升机的同胞相比,这个摆脱了贫困、饥饿的家庭是幸运的,但失去家园、亲人和心灵安宁的悲伤,始终萦绕在他们心头。
阮月清10岁那年的圣诞夜,开杂货店的父母在一次抢劫中被枪杀。少年时,他就读的高中里大多是白人,对操着蹩脚英语的外国同学十分轻蔑。亚洲学生聚在角落吃午饭,甚至自称“黄祸”。他告诉《纽约时报》,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他周围的越南同胞身上上演。
如今,阮月清既不愿回到完全陌生的越南,也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尴尬求存。“我们的越战永远不会结束。”他说。
故乡变得熟悉又陌生
在美国华盛顿州农村的一个摩门教徒家庭长大后,兰登·卡尼决定回越南定居。在那个此前从未谋面的故乡,让他震惊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个人都看起来和我一样”。
“在这里,我不会被偷窥或指指点点。没人注意我,我真的很享受这种感觉。”他告诉美国雅虎新闻网。
40年前的大撤退中,卡尼和双胞胎妹妹洛里乘坐的飞机在起飞不久后坠毁,造成包括78名儿童在内的138人死亡。这对躺在鞋盒里而幸存下来的兄妹获救时,身旁是仍在熊熊燃烧的残骸。随后,他们和另外数百名婴儿乘另一趟航班离开越南,被世界各地的家庭收养。
卡尼获悉,他的母亲死于难产。因为原始文件都在飞机失事时被毁,他并没有试图寻找亲人,因为“我已经与过去和解”,“我知道自己是谁,不需要寻求别的什么了”。
有了自己的子女后,来自澳大利亚的香塔尔则开始对自己的身世穷根究底,养父母无法给她答案。近日,她回到自己出生的胡志明市,试图找到生母的蛛丝马迹,还是没有成功。
“我只想找到家人。”她忍泪告诉法新社,“有些事我必须知道。”
让香塔尔惊喜的是,她在脸谱网上偶遇了跟自己有相同境遇的孤儿,并参加了今年4月在越南举行的聚会。“我有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太神奇了。我爱他们每个人,我们都以兄弟姐妹互称。”如今,香塔尔在越南越来越如鱼得水。
阮范玄(音)在胡志明市主持了一档名为“假如没有离别”的电视节目,试图让因战争而四分五裂的家庭重新团聚。8年来,她已接到7万人的请求,帮助数千人找到了亲人。“几乎每个家庭都妻离子散。”她告诉法新社。
令人欣慰的是,很少有人因为亲生父母当年抛弃他们而心怀怨忿,而是相信父母希望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那是战时,他们有什么选择?我只想找到亲人。”香塔尔说。(高珮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