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几乎所有用手机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似乎突然之间,O2O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速度向我们的生活袭来。滴滴打车、爱鲜蜂、爱大厨、河狸家、阿姨来了、e洗车……数不清的以O2O为商业模式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每个人的手机都会隔三差五就装上一个O2O的客户端,APP越装越多,人们惊讶地发现,我们已经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意义的店面,划拉着这些小小的软件,指尖轻轻一点,就可以买到我们所需的商品或服务。而传统的以雇佣为基本形态的劳动关系即将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有着一技之长的手艺人摆脱了过去必须依附于一家公司、一个店面的束缚,成为彻底的自由职业者。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式劳动关系正在建立起来。
陪练+专车 自由又赚钱
牛师傅以前是一家4S店的销售顾问,能说会道再加上勤快,他的业绩一向名列前茅,收入也能过万,但“工作太不自由”让他觉得很不舒坦。“每天要按点上下班,看领导脸色,还有销售额压着,太累,不愿伺候了!”牛师傅痛快地辞职出来,之后便加入了一家汽车陪练公司。说是加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入职。这家陪练公司搞的就是O2O,他们不养专职的教练,也不提供教学用车,只要是驾驶经验丰富,自己又有车,就可以加入他们的平台,成为公司的教练。公司给教练派单,教练接单干活,自己出车出力,每单的收入跟陪练公司按比例分成。虽然车上贴着公司的车贴,身上穿着公司的工服,脖子上挂着公司的工牌,但“我可不是受雇于他们,我跟他们只是合作关系。”牛师傅特别强调,他们和陪练公司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有钱大家一起赚,自己高兴便做,不高兴随时拜拜,这种契约关系随时可以解除。牛师傅告诉记者,这家O2O练车平台推出以来,非常受用户欢迎,每个教练的派单都很紧张,“最少时也有3单,平时都是5单排得满满的。”牛师傅说自己并不算最勤快的教练,每月大概能挣7000多,而“玩儿命干”的教练则可以收入过万。
汽车陪练的间隙,牛师傅还加入了一个打车的O2O平台,平时顺便开开专车。“有合适的订单就抢一下,不合适的话就不抢,这比我做陪练更加灵活自由。”牛师傅做陪练,赶上订单少的时候,他便顺手在附近捡几个专车的活跑跑。“这个算是贴补一下,一个月也能挣个三四千块。我是捎带脚儿跑跑,不像人家专门干这个的,一个月挣到两三万的也有,我这就很知足了。”汽车陪练加专车,牛师傅每月的收入已经比过去在4S店卖车高出不少了,但他最看重的还不是钱,而是自由。自己愿意接单就接单,不愿接单就在家睡觉的优越感让他很满足于现在这种类似自由职业者的状态。“前几天还有朋友叫我回去干老本行,这回是卖保时捷,我也不愿去,不为别的,就是不自由。”
4小时VS12小时
哪有工作这么自在?
比起牛师傅,厨师何师傅则显得更洒脱了,他可是从四星级的大酒店辞职出来单干的。何师傅加入的是一个专门派厨师上门做菜的O2O平台。他从酒店辞职出来单干,也是看中了O2O的自由。何师傅告诉记者,他以前在酒店工作时,每天早上9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这12个小时虽然不是连续工作,但“熬得慌,不是饭点的时候也在老板眼皮子底下,总是被派些零七八碎的杂活,不够自在”。而现在的何师傅,每天都是接到午饭和晚饭两张订单,由于O2O都是按照距离远近派单,何师傅的服务范围也不过就是周边两三公里,一般公交车5站地之内都能搞定。“选四菜一汤或者六菜一汤的比较多,我一般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出来,算上来回路上的时间,每个单子差不多俩小时吧,每天两单,我也就是干4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是我自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饭店工作,怎么可能让我这么自在?”何师傅越说越得意。
O2O手艺人
月均收入8000多
今年年初,赶集网曾发布了一份《2014年O2O自由职业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税前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O2O自由职业者占到68%,9%的人超过一万元,而低于3000元的仅占14%。O2O自由职业者平均税前月收入已达到了8312元,超过了2014年白领收入最高的上海市的人均7214元。在几个热门的O2O自由职业中,汽车评估师的平均月薪甚至达到了16623元,按摩师的月平均薪资也过万,达到12244元,还有足疗师达到9823元,美甲师达到8014元。相当一部分O2O从业者表示选择这一行的原因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不用朝九晚五打卡上班,可以在自己有效率的时候工作,没效率的时候休息,甚至连工作地点都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同时还可以免于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或是处理复杂的同事人际关系。
传统雇佣时代已经过去
线上O2O平台迅速崛起与扩张对线下门店产生巨大冲击,原本数量不多的优秀手艺人变得更为稀缺。过去找工作要看企业脸色的时代已然过去,人力资源的卖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前几天,著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服务分公司专门主办了一场名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新员工关系管理”的论坛。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在传统雇佣时代,人力资源者们热衷于将企业包装成“家庭”的样子出现在员工面前,“欢迎加入你的新家,你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会为你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让你快乐工作”诸如此类的“承诺”、“保证”在入职面谈、企业文化手册中反复出现。但随着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这种承诺变得无比脆弱——企业在动荡的时期优先选择的是抛弃视为家人的员工,而员工则始终将自己视作“自有职场人”,不停地在市场上寻找更好的机会。近两年,发端于硅谷的联盟型员工关系在国内的企业管理界掀起了一股飓风,不少企业因地制宜,推出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员工关系模式,例如阿里巴巴的内部合伙人制度、万科的外部事业合伙人制度等。联盟型员工关系强调让企业和员工成为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共同体,用盟约代替传统劳动合同,约定员工和企业双方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即在约定的时限和范围内,企业为员工提供快速增值、快速成长的必要支持,员工尽己所能帮助企业完成约定的工作目标,共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投资、共同受益的新员工关系。
“传统雇佣时代,我们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定义为家人,二者其乐融融,长久相处。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倾向于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定义为‘伙伴’、‘队友’,我们明确地知道彼此存在的价值所在,并乐于相互帮助,扩大我们的共同价值。”美国太平洋研究院(中国)院长戴江鸿总结说。
本报记者代丽丽J205 制图吴薇H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