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频道 > 明星新闻>正文

《星战》导演:没有故事 好莱坞越发像"马戏团"

时间:2015-02-03 23:52:09    来源:西北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本报记者 张祯希

  1980年代的好莱坞标志性大片《星球大战》系列,今年将开启“新三部曲”。这个消息足以让“星战迷”振奋,然而,《星球大战》系列导演乔治·卢卡斯却在上周参加圣丹斯电影节时表示,《星球大战》的核心意义并不在技术,而在于其丰富的故事内涵。卢卡斯强调,毫无故事深度可言的好莱坞,正在越来越像“马戏团”。

  科技特效成就了《星球大战》的经典地位,而《星球大战》的诞生对于数字特效有着跨时代意义,这个横跨30年的系列也被视作电影技术进化的典型样本。卢卡斯也因为该系列,被誉为好莱坞的数字特效先驱。但面对电影故事逐渐被技术“活埋”的现实,这位先驱表示,虽然从新系列放出的片花看,新技术十分震撼,但是他并没有参与新版《星球大战》的制作,电影也完全放弃了之前提出的新传概念。这似乎暗示着对于科技与大场面的追求正使影片日益“空心化”。

  被科技推着走,《星球大战》越来越热闹

  五颜六色的光剑、充满动感的太空战舰、会走路的巨型坦克……说起《星球大战》系列,大多数人脑中首先浮现的定是一个个气势磅礴的特效场面。这些撩拨观众视觉、听觉享受的场景背后都有同一个名字——数字特效。据说,当年卢卡斯曾邀请同样热衷于特效技术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到家里看片,斯皮尔伯格看过5分钟后,便被画面震撼,惊呼“我的天”。

  《星球大战》正是一部被科技推着走的作品。电影中最直观的莫过于人物形象的转变。最初,绝地武士大师尤达还是一个由4人操控的木偶,甚至不能转动身体,像极了毛绒玩具。而到了十几年后的《星球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中,尤达大师的形象、表情与动作都有了极大提升与丰富。他不仅可以灵活地行走,参加战斗,甚至还有了微妙的细节动作,比如可以在竖起耳朵的同时眯起眼睛,或者将手杖换到另一只手上。电影特效的发展让尤达大师“活”了起来。

  同样一路变化的还有机器人组合R2-D2和C-3PO,最初C-3PO是由哑剧演员安东尼·丹尼尔斯套着“装备”扮演的,而形如小铁罐的R2-DR则是由侏儒演员肯尼·巴克套着铁皮或由工作人员直接拉线操作。

  除了人物的“升级换代”,科技也为电影的传播带去了便利。从《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起,卢卡斯完全抛开传统的胶片电影机,全面采用高清数字拍摄设备,拍摄整部电影没有使用一寸胶片。用高清数字拍摄系统,获得的最大好处就是拍摄的素材可以全部数字存储,因此卢卡斯可以将在澳大利亚拍完的片子通过光纤传回美国,同步加入数字特技。而在以前,他先得把胶片冲印出来,转换成数字格式,然后加入数字特技,再还原成胶片形式的拷贝,而多次转换难免会使影像质量有所损失。

  情节被淹没,电影日益“空心化”

  特效虽然是《星球大战》的亮点,但是,在卢卡斯看来,《星球大战》系列真正吸引人的是丰富的故事内核,他表示,耐心的观众会发现,这比好莱坞“马戏团”电影有内涵得多。

  一位影迷评价,在《星球大战》未来感十足的画面中,却有古典戏剧的韵味,“这不是飘渺的未来,故事天马行空,而是人类传奇的过去,星战中的一切都是人类历史所经历的,背叛、杀戮,对信仰的坚守和对家庭的热爱,这些主题亘古不变。”在不少科幻迷看来,《星球大战》扩展了科幻类型片的内涵,在之前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无法摆脱恐怖片分支的宿命。当初卢卡斯也特意将自己的工业光魔特效公司安置在旧金山,正是希望以此远离好莱坞“电影权力中心”洛杉矶。

  如今,重新启动的《星球大战》系列,已改由迪士尼影业制作。对于新系列,沉默多时的卢卡斯首度开腔,虽然自己的身份仍是顾问,但新的故事已经和他之前的影片联系甚小。“从前因为自己拍,所以不会被里面的飞船画面震撼,但这次我想我会被震撼,因为我对电影里将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

  新系列到底是通过技术与剧情的双向拓展,为《星球大战》注入弥合时代断层的新鲜血液;还是通过技术与大场面,对固有的品牌价值,开始一轮疯狂“透支”?在卢卡斯这个有些“局外人”意味的回答中,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只有留待电影播出后揭晓。但卢卡斯对于好莱坞电影的批评,却也像是对《星球大战》系列的“警钟”——光有技术、没有故事的“空心化”趋向,会让电影越来越像“马戏表演”。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