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要闻>正文

雨中漫步,不打伞也不湿身(组图)

时间:2015-08-30 19:51: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雨屋”现场照片。

  昨天下午,上海下起雨来。从天而降的雨水可以说停就停么?位于徐汇滨江的余德耀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高科技艺术品“雨屋”做到了。有意思的是,前去采访开幕仪式的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由于疏忽了观展规则,在“雨屋”里不幸湿身,成为一个反面参观案例。

  继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及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引发轰动后,由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创作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雨屋”,昨天在余德耀美术馆揭开面纱。作为目前为止最大的一间“雨屋”,150平方米的上海版雨屋面积超出往届展览规模的50%,同时是该展览在亚洲区的首次亮相。雨屋门票也跟徐汇滨江楼盘的价格一样“霸气”,分别为150元(单人体验票)、260元(双人套票)和360元(三人套票), 1.3米以下儿童在持票成人看护下可免票进入雨屋。

  雨屋是一个融合奇幻与真实的独特诗意空间,艺术家希望观众体验到一场不被淋湿的倾盆大雨。雨屋出自两位同为40岁、具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背景的德国艺术家之手,是一件融合高科技与艺术体验及人文关怀的大型艺术装置,曾展出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雨屋将于9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至12月31日(9月9日除外)。作为先期走进雨屋的体验者,澎湃新闻记者昨天在雨中漫步了近15分钟,为您带来独家的私人体验。

  记者在进入雨屋后疏忽了观展规则,径直走进哗哗的雨帘。疾走五六步后,感到浑身被水淋湿,好像是开了一小把淋浴喷水花洒。由于室内空调低温20度上下,冷水顺着头顶滴在衬衫和裙子、以及随身携带的包包上,几秒钟之内就惨遭”湿身“。当记者停下脚步后,似乎被淋湿的感觉减少了,于是趁着雨止再走两步,却又一次湿身。此时记者抬头看前方,还有一大片雨区。深感不知所措的记者又一次站住了,左手边的一位女记者笑着说:“你走得太快了,要放慢脚步慢慢走,不要着急,走得慢它就停了。”于是记者试着放慢脚步,头顶的淋浴花洒终于停止了工作。为了避免再度“湿身”,记者退回了起始位置,与同伴一起再次进入雨区,或并肩或一前一后地在雨中躲雨。这次虽然摆脱了花洒的眷顾,却也在包包上留下了一些水珠。澎湃新闻记者留心发现,当两人一前一后行走时,有时仍有有一串雨珠从天而降,虽不应如此,但在背景灯光的照射下,雨珠晶莹剔透,跳跃炫目,仿若童话世界。不过大约三五秒功夫,雨串就消失了。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见状走来向记者解释,雨屋装置的天顶上,每一个格子里有36个传感器,可以感应人的到来。经澎湃新闻记者测试,在雨屋中的躲雨半径约为一臂距离。可以伸展双臂小转一圈,放眼尽是雨帘与耀眼银光,而周身只有神奇的干爽。在确定自己不会玩坏余德耀先生的藏品后,澎湃新闻记者选择了最近的路径走出童话世界。如果在“雨屋”疾步行走,可能还是会被淋湿。摄影:谢媛
  参观结束后,澎湃新闻记者在媒体发布会上向该作品创作者登国际创始人及总监Hannes Koch、兰登国际创始人及总监Florian Ortkras求证传感器的数量以及要求观众的步速,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使观众加快脚步行走也不至于淋湿。具有工程背景的艺术家并没有透露细节,他给出的“避雨”面积为2-3平方米,较记者实际感受大一些。Hannes Koch表示,出现零星雨串收起得晚一些是正常现象,工业产品都是有一些冗余度的。

  作为一件融合了高科技与艺术享受的装置艺术品,这多余的雨串非但没有给人失灵的遗憾,反而增添了作品的乐趣,可以抓住艺术家的小辫子,可以看到童话世界的银光,可以尝试制造一些偶发事件,也可以测试怎样的距离导致科技产品的“不听话”,这都是艺术品实现人机互动的意外之喜,大大增加了展品值得玩味的空间。这件展品的创作目的就是激发观众成为陌生舞台上的参与者,同时营造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微妙互动。短短的时光虽然要价不菲,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一场艺术、科学、技术和人类创新精神的有机融合,20分钟的测试之旅,是冒险之旅,也是思考人与生态如何平衡共生的学习之旅。正如艺术家说,这件作品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研究性,既是科技作品,又将科技作为原材料和艺术品,人们在与科技互动中,刺激着自然反应。艺术有再现自然的能力,用创意和多种表达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奇妙亲近。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的职责是用艺术使科技具有可视性,用技术本身呈现技术。

  余德耀美术馆及余德耀基金会创办人余德耀先生表示,一开始并不理解作品的理念,领悟的过程有点后知后觉,在MoMA看到这件展品后产生兴趣,后逐渐触及到创作核心理念才予以收藏。此后,这件作品将会在中国内地进行巡展,未来还有可能移居巴厘岛展示,真正使科技艺术表现的自然与大自然以及参观者融于一体。“雨屋”艺术家兰登国际演讲。

  余德耀先生在“雨屋”开幕活动现场演讲。

  昨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总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谈起了他对当代艺术的看法,他表示,当代艺术具有回答社会问题的紧迫性,而艺术终究是具有人性的。在形式上,艺术的创新性非常大,从现实出发,艺术可以预判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雨屋探讨了人类如何与机器共存,参观者可以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由此引发出资源保护及广泛生态环境的思考。

  澎湃新闻记者离开雨屋时,徐汇滨江已经雨止,微微江风伴着青灰色的傍晚天空。正如克劳斯·比森巴赫的感受,他十几年前来上海和最近来到上海、北京,所看到的天气状况和环境清洁已经大为改观,田径赛带给北京的蓝天让他感到十分惬意。“雨屋”舞蹈演出照片。(来源:艺术观)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