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要闻>正文

缘何被“召回”?怎样再出发?——与贵州省黔西南州被“召回”干部的对话

时间:2015-09-07 22:2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王新明、刘怀丕、张钦)从被“召回”,到给“召回”者当老师,权永民经历了“深感羞辱”、“触动很大”的思想冲击,如今感到“召回”其实是一台督促干部再出发的“雷达预警仪”。

  权永民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的一名干部。2013年,他调到当地一个偏远的乡担任乡党委组织委员。这是一个副科级领导岗位,在基层,许多普通干部工作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升到副科级。不过,在他当时看来,这个乡离县城太远,路太烂,而家里小孩还小,房子也要装修。他“工作不在状态,作风散漫”,早上到县城开会,下午也不去单位。

  这种安安稳稳“混日子”的状态,到2014年9月戛然而止。这一年,黔西南州州委出台“不胜任现职干部 召回 管理制”,细列干部30种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惰政情形,一年间召回1900多名干部“回炉淬炼”。权永民就是首批被“召回”培训者之一,同时被降职为科员。

  “奇耻大辱”,权永民回想起当初听到“召回”这样的字眼落到自己头上时,“又羞又辱,心理压力很大,一度动了辞职的念头。”但转念一想,他决定还是按照文件的要求,到县里“召回”干部培训班报到,看看再说。

  这是一个封闭一周的培训班,按照黔西南州的“设计”,被“召回”干部要在班里接受作风熏陶、能力提升等“回炉再造”。在这里,权永民记住了一句话:“从哪里摔倒的,就从哪里爬起来!”

  培训结束,权永民被调离乡镇,到县委办公室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我给自己定了一套计划。”他说,“ 再出发 后,我每天坚持必须早起,先锻炼身体,然后学习,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就这样不断地努力,不到一年,他如今已经成为单位上的一员“主力干将”。

  “什么样的态度,就决定有什么样的工作表现。”权永民如今被邀请到“召回”干部培训班上课,这是他经常在讲台上发出的感慨。每次上课,他都会把自己过去的“丑”亮出来,剖析给大家看,帮大家尽快走出 阴影 再出发。

  “ 召回 制度像雷达预警仪,及时纠正了自己的毛病和坏习惯。”他说。

  走访黔西南州,像权永民这样因“召回”而生危机感、努力再“出发”的例子还有不少。

  今年2月,记者来到黔西南州采访,在干部“培训班”见到曾经担任普安县某局监察室主任刘清伟。当时,在一间室温5摄氏度左右的房间里,他额头一直冒汗。他被“召回”的原因,是在州纪委学习期间违反八项规定饮酒。最近记者来到他的单位回访,单位对他的评价是“模范遵守纪律、非常尽职尽责”。

  安龙县某镇镇长老凌,因为工作“推、拖、甩”,被“召回”培训,调到另一个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为了兑现前几年给当地许下的扶贫承诺,他用4个月时间努力协调,将规划的1040万元扶贫资金落实了700多万元。

  

  通过“召回”制度,当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地方发展也因此受益。在全省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黔西南州由2013年的挂末提升到2014年的第3位。

  “召回,是为了不召回。”黔西南州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勋说,黔西南州下一步将按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把“上”的路子做实,把“下”的路子打通,堵死干部向后退的路子,提振干部谋事创业的精气神。(部分被采访者为化名)

(原标题:缘何被“召回”?怎样再出发?——与贵州省黔西南州被“召回”干部的对话)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