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进程过半。
12月5日,巴黎气候大会第一周技术性的谈判结束,形成最新的巴黎协议草案。
大会进程过半,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和以往谈判不同的是,在巴黎,各国都对目前谈判本文取得的进展表示了肯定,而不是火药味十足地争锋相对。
下周一,各国的部长将在高级别会议上继续就分歧进行磋商,以期能在12月11日形成正式的“巴黎协议”。
“虽然艰难,但总体不错,我们达成了重要的共识。”作为中国气候谈判代表,苏伟在第一周谈判正式结束后便冲忙赶往“中国角”召开发布会,他用一道法式大餐来幽默地形容第一周的阶段性结果:“就看下一周如何在厨房里操作,炒出一份既体现法式大餐、又体现世界各地美食特色的‘巴黎大餐。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全球气候政策总监Martin Kaiser回忆:“
6年前,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当第一周会议结束时,留给大会的是一份近300页的协议草案文本和弥漫整个会场的绝望情绪。而此时的巴黎,大会拿到的草案已瘦身到21页,谈判一直在建设性的讨论气氛中进行。”
尽管如此,从协议草案来看,一些主要的分歧仍然存在。各国不同意见以括号的形式反应在草案中,这些括号代表着留给下周部长们进行选择或是重写,而这份草案从头至尾满是括号。
对于草案中反应的分歧,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会代表团团长Tasneem Essop评论到:“要调节这些差异,需要法国发挥出主办国卓越的影响力,需要各国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两大阵营资金分歧依旧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金问题上依然分道扬镳。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这笔钱目前仍没有落实。发达国家还认为,随着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2020年后,他们有义务向更不发达的国家提供资金。
发达国家在出资上的立场遭到了发展中国家措辞强硬的反对。此前,77国集团主席Nozipho Mxakato-Diseko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说,发达国家不仅没有在资金问题上展现领导力,而且在文案的一些措辞上语焉不详。“他们说在合适立场的人要出资。要想将家里打扫干净,不是说该做的人去做,而是要指明谁去做。”她举例说。
对于如何审议各国在减排等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两大阵营间也出现分歧。
德国环境部长Jochen Flasbarth12月5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对于欧盟来说,一个可测量、可汇报、可核实的审核机制是中心问题。“和《京都议定书》时自上而下的机制不同,现在各国气候变化行动是各国自主提交的,一个相应能审核大家是否完成任务的机制是建立互信的基础。”欧盟的立场得到了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支持。
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个具有“侵入性”的审核机制却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此前举行的媒体会上解释了这一点。解振华说:”我们希望不是对每个国家进行审核,而是对整体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通过提供发展中国家必需的资金和技术,激励各国提高减排目标。”他表示,中国代表团认为这才是政治互信的表现。
美国再成协议妥协对象
在这份提交下周大会的草案中,同样能嗅到妥协的味道。
“损失与损害”机制是自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引入的新名词。那些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国家认为,海平面上升造成的陆地损失等问题是永久性的损失,无法通过原来的“适应”和“减缓”机制来解决,因此必须对这些损失予以弥补。
对于美国来说,“损失与损害”一直是谈判的“绊脚石”。就在新的草案出来前两天,美国首席气候谈判代表Todd Stern还对媒体说,美国不希望看见“损失与损害”几个字眼出现在谈判文本中,但在即将呈交给部长们谈判的草案中可以看到,美国已经放弃原有的立场,而是提议将其放在“适应”问题中解决。
图瓦卢总理Enele Sopoaga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强调“损失与损害”对小岛国的重要性时说:“(气候变化)这是关于我们生死存亡的问题。”
同样,在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上,各国也由于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特殊立场而有所妥协。新的协议草案虽然只有21页,但附在后面的,还有长达21页的“决定”。
1997年各国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文件,但美国等国相继宣布退出,在美国,当时正是因为国会投了反对票而使得协议无法通过。
“中国不希望再次出现《京都议定书》那样的情况。”解振华说,“
中国提出用‘协议(agreement)’加‘决定(decision)’来解决约束力问题。也就是说,草案把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性安排作为协议,但各国国情有特殊性,有的条文放在‘决定’中,作为一个政治性的决定,不需要各国的议会来通过。”
“欧盟全力支持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我们和美国之间对此有分歧,所以我们妥协了, 用了其他的语言,这是为了展现大家的政治互信。”欧盟气候和能源专员Miguel Arias Ca?ete在新草案出台后对媒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