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石龙洪)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政府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9日在北京认为,将中国历史重新纳入香港学校必修课虽有难度,但“是必要的”。
香港青少年对国家、国情的认知问题,成为近期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也屡屡成为全国两会港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9日,在港区委员小组讨论会上,唐英年分享了两个有关香港青少年工作的事例。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类比赛在香港举办。期间,赛会招募了许多香港年轻人做义工。“那些年轻人生机勃勃,很愿意为奥运会,为国家服务,他们当之为一种荣誉”。唐英年说。
唐英年认为,他们的感受也将辐射、影响其家人和周边的朋友,一起增进对国家的认同感。
唐英年再举汶川地震一例。2008年,汶川地震后,港人与内地人同悲,纷纷慷慨解囊,捐助灾区。
时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长的唐英年向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提出,希望组织一些香港学生到灾区看看救灾情况。刘奇葆当即表示全面支持。
香港特区政府随后组织数百学生到四川灾区,观察国家如何把资源投入救灾,看灾区如何从废墟到建成板房,从救治到受灾群众康复,从学校停课到孩子恢复上学,直至建设楼房等灾后重建全过程。
“年轻人把救灾全过程看了一遍,他们非常感动,才清楚什么是‘以人为本’,是在关键时刻,真真正正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唐英年说。
唐英年认为,经过具体的交流和观察,香港年轻人可以更加了解内地和国家。通过他们可以辐射更多人,“年轻人的工作要一点点做,努力去争取他们”。
唐英年指出,增进香港年轻人对国家的了解,教育很重要,要从小抓起,但不是要硬性灌输,而是要让他们清楚了解国家发展过程和历史。
“我认为特区政府做错一件事,就是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课”,“要是一国人民对国家历史都没有全面的认识,怎能要求他去爱国”。唐英年提高声调,发出感慨。
“我们用通识课取代中国历史必修课,十年后再反思,我认为是错的”。曾任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的唐英年说。
他建议将中国历史重新纳入必修课,虽然有难度,但他强调此举“是必要的”。
唐英年亦多次强调,内地与香港均要加强对“一国两制”的认知。如港人在内地投资、置业等方面,常被比照“外国人”。
唐英年认为,在“一国”之下,两地关系到了成熟阶段,应考虑香港在投资、居住、养老、探亲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这对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对香港人心回归都有积极作用”。唐英年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