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10月13日电 题:为生命“架桥”的“90后”器官捐献协调员
作者 王鹏
“当你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重新站起来,你会觉得特别有意义。”25岁的薛瑾,这样描述自己对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份职业的感受。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见到薛瑾时,她正在跟器官捐献者家属就捐献事宜作最后沟通。“明天我们继续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最终确定手术时间……”说着说着,薛瑾轻轻握住了家属的手。
这样的场景,“90后”的薛瑾已不是第一次经历。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薛瑾的主要工作是动员患者家属能够接受逝后人体器官的捐献,在患者去世后把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病人。一边即将逝去,一边等待挽救,器官捐献协调员需要在两条生命间架起桥梁。
2011年,薛瑾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实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到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说起“器官捐献协调员”,就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遂自告奋勇想试试。
劝告悲痛中的患者亲属捐献器官,这在常人看来是个尴尬又残酷的角色。一开始,薛瑾遭遇家人反对。“但我就是想试一试。”薛瑾当年面对的是四川省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初生牛犊不怕虎”,薛瑾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
带着对这份职业的向往,薛瑾开始了近两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2012年,第一次跟患者家属沟通器官捐献。“当时特别紧张,去之前一直在想应该跟家属说什么,怎么说才能让他们接受我。”幸好,家属的捐献意愿比较强,薛瑾的第一次劝说还算顺利。?
但接下来的10多例,薛瑾遭遇连续失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传统观念、风俗习惯、旁系亲属的反对等等。”
薛瑾回忆,曾有一个家庭来了20多个亲属。“这么多人盯着你,心里真的很慌。我跟直系亲属在屋子里谈,就看到外面的其他亲属一直朝他们摇手,让家属不要捐献。后来,我发现这个策略不对,我应该一个人直接面对整个家族的人。”
不断的失败和尝试后,薛瑾总结出一些沟通技巧。比如不能一上来就跟家属聊捐献,应该从患者家庭切入。也不能轻易跟家属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之类的话,薛瑾说,“在亲属的悲痛中,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这时候,我们应该静下来,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再介入。”
在忐忑纠结的工作过程中,薛瑾也曾放弃过,离开了医院一两个月。但离开期间,她看到媒体报道捐献器官的新闻,内心又燃起对这个职业的期待,回到医院重新开始。
2013年6月1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正式印发。22岁的薛瑾参加了全国首批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培训,取得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国家卫计委颁发的资格证书,成为当时国内首批持证器官捐献协调员中年龄最小的协调员,也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第一位器官捐献协调员。
“也是从2013年开始,器官捐献开始增多。”薛瑾说,她从那时开始到各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向医生护士及家属传播器官捐献的理念。
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着器官移植,2015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捐献器官数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数量相比,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
2013年,薛瑾开车奔走各地,一年下来行驶里程达3万多公里。每天面对生死,薛瑾说自己最欣慰的就是看到病人接受器官移植后恢复健康。“那一刻,心情非常澎湃。”
在中国,器官捐献采取双盲原则,即供体和受体双方家庭不能见面。每次捐献完成后,薛瑾往往又成为两个家庭沟通的桥梁。薛瑾的微信里,一位曾接受移植的患者家属每周都会给她发来消息,“一周好”、“一周好心情”……家属希望用这种方式向医院的工作人员表达谢意,也希望通过薛瑾向器官捐献者家属表达感激。
四川省人民医院病房里,一位刚刚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告诉薛瑾,自己康复以后一定好好工作、生活。也希望她能转告捐献者家属,“谢谢他们把我的生命延续下去,我一定好好生活、工作。未来,我也会签署器官捐献协议。”薛瑾说,“一定,一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