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正文

中华鲟唯一产卵场连续3年未发现自然产卵迹象

时间:2016-10-26 18:3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华社武汉10月26日专电(记者谭元斌)记者26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获悉,中华鲟目前得到确认的唯一产卵场葛洲坝坝下产卵场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未发现自然产卵迹象。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存在已有1.4亿年历史,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作为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中华鲟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干流。

  上世纪80年代,葛洲坝水利工程截流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原来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600多公里江段的16处以上的产卵场都无法再被中华鲟利用。目前得到确认的中华鲟产卵场仅葛洲坝坝下一处。2013年,这里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2014年、2015年同样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2015年上半年,科学家在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监测到为数众多的中华鲟幼鱼。专家就此估计,中华鲟可能已经找到了新的产卵场。2015年底至今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在湖北宜昌至安徽安庆1041公里的长江江段组织开展了一场由近200名专家参与的中华鲟产卵场大型科考活动。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再次启动针对中华鲟产卵场的大型科考活动。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26日说,这次科考活动目前尚未就中华鲟是否找到了新的产卵场作出明确结论。

  中华鲟产卵对群体数量有着较高要求,连续三年未发现自然产卵迹象,说明中华鲟的群体数量已经非常少。据专家介绍,中华鲟的洄游个体数量如今已降到百尾以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蓄养的子二代成为抢救中华鲟的资源宝库。

  李志远说,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1987年取得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突破后,便开始有意识地留存了部分子一代中华鲟苗种,开展淡水环境下的人工驯养与全人工繁殖研究,如今已形成年龄结构完备的中华鲟人工种群。目前,研究所人工蓄养有已达性成熟年龄的中华鲟子一代亲鱼30余尾,接近性成熟年龄的中华鲟子一代后备亲鱼200余尾。

  2009年,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实现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后,又逐步建立起子二代中华鲟人工种群,如今人工蓄养有2岁以上的子二代中华鲟8000余尾。

  据了解,目前已进入中华鲟产卵期,有关部门单位正在对今年中华鲟的产卵活动进行监测。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