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网10月9日消息,记者从合肥市民政部门获悉,为纪念合肥籍抗日名将蔡炳炎,合肥市政府日前已做出批复,同意将柳荫塘路更名为炳炎路。
此前,蔡炳炎之子蔡浙生希望将故居附近的柳荫塘路以父之名进行更改,也有市政协委员提交了提案。
“我的一个心愿是合肥市可以将柳荫塘路更名为蔡炳炎路,以示对英烈的褒扬和纪念。”今年7月,蔡炳炎之子蔡浙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如是表示。
蔡浙生出生于1936年,虽已年届八旬但精神矍铄,现居安徽合肥。他曾先后在原安庆地委文工队、怀宁县文化馆、合肥钢铁公司等单位工作,并担任过安徽省和合肥市两级政协委员,以及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等职务。
其父蔡炳炎,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殉国于淞沪战场。在民政部2014年9月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蔡炳炎位列其中。
9月3日,蔡浙生作为抗日英烈后人受邀前往北京参加了抗日战争胜利日阅兵仪式(以下简称“9·3阅兵”)。
在蔡浙生看来,民政部之所以邀请他参加“9·3阅兵”,首要原因是父亲蔡炳炎属于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列;其次是他的身体状况较好,适宜参加;再者,其本人声望也较佳,在社会上没什么不好的传言和负面评价。
投笔从戎,入黄埔一期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蔡炳炎或许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书先生。
蔡炳炎原名蔡丙炎,因五行缺火改名炳炎,1902年生于合肥东郊淝水之滨一个普通的农耕家庭,祖居原合肥近郊城东乡胡浅村。
据《安徽文史资料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所载,蔡炳炎少怀壮志,勤奋求进。7岁在本乡启蒙读私塾,曾在邻村巫岗随巫桂清先生读书,数年间读完了四书五经。15岁左右,赴三河镇从孙举之先生就读。
一日,蔡炳炎偶见孙先生案头置有梁启超《饮冰室文集》,遂倾心拜读,不数日读完,思潮澎湃。孙先生见蔡炳炎年轻好学,又有一定的文学基础,颇爱之,悉心传教。蔡炳炎深造三载,学业精进。
17岁时,因淝水干涸,禾苗枯萎菜谷无收,蔡炳炎无力继读,遂弃学在家中设馆,收村童若干,自己充当塾师,不久又到三河镇设馆。
据《全书》记载,蔡炳炎教书时年轻持重,常着浅蓝色大褂,形貌清秀,风度潇洒,执教有方,以礼待人,见有不平之事,爱出面干预,深受学生爱戴和父老乡亲推崇。
彼时的蔡炳炎,虽已立业成家,僻囿于乡里,但身处洪洪革命大潮之中,早已心怀天下。
1924年,伴随着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来,蔡炳炎跃动的心绪再难平复,即托其舅父、老同盟会会员邓子云介绍前往应试。
邓子云,合肥东郊大兴乡人,距蔡家仅隔数里,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常以书信教诲蔡炳炎“树立革命理想”,要“拯民救国”,走投笔从戎之路。
蔡炳炎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入编第一期第二队,在“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的豪迈校歌中踏上了革命征程。
请缨淞沪,殉难于罗店
诞生于内忧外患中的黄埔军校,初期完全不具备为学生提供正规化军事学习的条件,第一期学生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战”出来的。
因信仰坚定、成绩优异,蔡炳炎进入黄埔后就跟随革命军东征北伐,几乎每次都冲锋在前,战功卓著。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短短13年,他已成长为一名少将旅长,当上了辖5000名官兵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的最高指挥官。
战争伊始,蔡炳炎正驻军南粤,远离华北、淞沪等主战场。彼时,一腔热血、心系家国的他主动请缨开赴抗战前线。
从事后披露的众多史料、特别是蔡炳炎的家信来看,此次请缨赴战,早已立下血洒疆场、不死不归之决心。
率军开赴上海途中,蔡炳炎在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将夫人赵志学和子女送下船。长江码头话别之时,蔡炳炎告诉赵志学:“现在抗战很紧张,我们部队先到苏州准备参加上海保卫战,何时回来将很难预料,家事就交给你了,要多加保重,如果想来看我不要多带东西,只须拎只小箱子就可以了。”
蔡还说:“你在照看好子女之余,还可参加妇女抗日救亡团体,为国家出点力。”
这些话语,大有诀别之意,透露出蔡炳炎舍家卫国的决心。
话毕,他目送妻儿的背影消失,徒步回到船舱。远眺东方滚滚浊浪,他不得不将思绪拉回,深思起御敌之策。
蔡炳炎所部抵达淞沪战场后,利用战前间隙,又抒写家书三封,一寄夫人赵志学,一寄长女慕兰,一寄自幼过继给故乡李姓人家的次女惠兰。
寄给赵志学的信全文如下:
志学内子雅鉴:
连日致书,谅已邀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做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蔡的勤务兵——编者注)于此次过汉(武汉——编者注),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即幼子蔡浙生——编者注)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专此敬颂时祺!
北平近来有信否?如无信来,彼等恐不在原地,汇款注意。
再者,本二十二日晚八时我等到苏州去。
絜宜(蔡炳炎字——编者注)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
这封家信也是蔡炳炎的绝笔。4天后的1937年8月26日,他殉国于有“血肉磨坊”之称的上海罗店战场。
罗店地区战况之惨烈,时任18军军长罗卓英在他有关淞沪会战的遗作《东战场片羽》中有过详尽描述:本人奉命率陆军第十八军一部分队伍扼守罗店一线。离上海不远的海边上,在嘉定与浏河之间有一个小镇罗店,市面虽不大,却是极富战略意义的据点。守住罗店,嘉定、浏河一带就可以保全,间接也就守住了苏州和上海的门户。这地方一坦平阳,没有山岭,也没有特殊的设备可资利用,连个像样的战壕都来不及构筑。在日寇重炮和战车的疯狂攻势下,只有拿我们的血肉去和他们拼了。凭诸将士的用命,大战七昼夜,敌人进犯三次都被我军击退。在第二次争夺战时,本军旅长蔡炳炎,团长李维藩壮烈殉国,本人曾以一诗以纪其事:三来三往力争持,十荡十决扫虾夷。淞沪风云罗店血,大书蔡李是男儿。
迁葬蜀山,备极哀荣
蔡炳炎殉国的噩耗传来后,其夫人赵志学当即率长女慕兰前往苏州接灵。面对亲人遗体,短短半个月前的话别之语冲涌心头,虽历历在目却恍如隔世。
1937年9月初,蔡炳炎的灵棺乘火车向安徽发运。行至南京,18军办事处为他举行公祭。灵棺后转水路,经芜湖,芜湖各界代表亦在江边举行公祭。
灵棺到达安庆时,省城军政商学各界纷纷去江边迎灵,全城各机关、团体、学校放丧假一天,以示哀悼。灵棺上岸,破例进东门出北门,停放在西门外鸭儿塘地藏庵内,沿街各户,都在门前摆设香案,默默致哀。由各界人士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在安庆隆重举行了追悼会,并做了49天的佛事,以示“超度”。
12月下旬,蔡炳炎灵棺由安庆运回其故里合肥。因战事日紧,暂厝于城东郊蔡之舅父邓子云家乡村头旱地。
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后,1947年在纪念抗日战争爆发10周年之际,安徽省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提出呈请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本省忠烈蔡炳炎将军并予公葬案,国民政府乃于1947年5月10日公布了对蔡炳炎的褒扬令,并将其传略史料交付国史馆典藏。
褒扬令全文如下:前陆军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二百零一旅旅长蔡炳炎,夙娴韬略,久历戎行。十五年北伐之役,著有劳绩。嗣任安徽省保安处长,肃清匪患,捍卫乡邦。抗战军兴,御敌淞沪,身先士卒,为国捐躯,寰宇重光。弥怀忠烈,应予明令褒扬,以资矜式。此令。
是年5月,原合肥县各界人士为蔡炳炎举行公祭大会,沉痛哀悼蔡等为抗战献身的忠烈。
此外,为纪念蔡炳炎殉难20周年,1957年8月26日,蔡生前的部分在台好友,在台北市举行“蔡炳炎将军殉国20周年追悼会”。台湾政要许世英、吴忠信、张道藩、王宠惠、王焕,以及合肥同乡会和各界人士共500余人到会悼念。
蔡炳炎的灵柩,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经二十余年一直没有安葬。1958年,蔡浙生将其父灵棺深埋于农田之下。
198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抗日革命烈士并颁发烈士证明。次年夏,合肥市政府决定将蔡炳炎的灵柩迁葬于该市蜀山烈士陵园。
当年9月26日,合肥市政府在陵园为蔡炳炎举行迁墓仪式。
那是当时安徽省城少见的葬礼盛况:时任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蔡炳炎所在旅原师长黄维,时任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陈颐鼎等专程参加。原国共两军高级将领徐向前、程子华、侯镜如、郑洞国等送了花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等人为蔡炳炎题词。安徽省、合肥市两级党政军主要负责人,蔡炳炎家属及其亲朋旧部等200余人出席。
作为蔡炳炎所在旅原师长,黄维一直对未能保护好蔡心存愧疚。蔡炳炎的迁墓仪式,黄维送上挽联,曰:碧血丹心垂青史,白骨沉沙恨未消。
亲人分隔40年终重聚,家书历50载完好如初
与众多抗日先烈一样,蔡炳炎用他的牺牲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但中华大地自此却又多了一个分离的家庭,以及数位失去父亲的孩童。
蔡炳炎共有三位夫人。原配夏钟庭,为合肥同村夏姓佃农之女,抗战胜利后病故。夏生一子二女,长女慕兰,毕业于上海东南体专,曾任中学教师,后任重庆市江北区政协委员。
次女惠兰,自幼过继给本村李姓人家,在乡务农,1985年病故。
子闵生,又名传智,中央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在南京宪兵团任职,1981年病逝于台湾。
蔡炳炎侧室何世霖,毕业于安庆女子职业学校,曾任教师、银行职员,不育,解放后在合肥病故。
蔡炳炎三夫人赵志学,北平学习期间与蔡相识并结为夫妇。赵肄业于北京志勤中学,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治家有方。蔡炳炎罗店殉难时,赵年仅27岁,此后孀居终老。
赵志学曾在国民政府司法院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后侨居美国,生子女4人。
长子平生,不到一周岁在南京病殇。
次子保生,又名传仁,台湾海洋学院毕业,美籍华人,后在美国新奥尔良市经商。
三子传勇即蔡浙生。
女亚兰,美籍华人,后在纽约从事会计工作。
蔡炳炎罹难后,国民政府虽有抚恤,但战火纷飞之际,赵志学一人实难照顾抚育子女三人,不得不忍受别离之苦,将三子浙生交予二夫人何世霖,女亚兰委托给姑姑,均抚养于安徽金寨山区。自己则带着次子保生去往陪都重庆。
抗战胜利后,赵志学将蔡浙生、蔡亚兰一同接到南京读书。但自幼即与养母何世霖朝夕相处的蔡浙生,已离不开何的照料陪伴,在南京待了一个多月后就再度回到何世霖身边,从此因战乱等原因与生母、兄姊分隔40年。
直到1986年9月,在为蔡炳炎举行迁墓仪式之际,赵志学等从美国专程赶回合肥,一家人才能在40多年后再度相见。
在此之前,太平洋隔着蔡家两代人,两岸亲人在近40年时间里音信皆无。
后来蔡亚兰因思念金寨的姑姑而书信一封,这封信又辗转到了蔡浙生手中,一家人才重新获知了对方的消息。
“也许是上天惦念,在父亲迁墓之前让我们一家再度相见,更可贵的是还能让母亲在父亲去世近50年后,从美国回来参加他的葬礼。”多年以后谈到这些,蔡浙生还不由喟叹。
据合肥市政协现任副秘书长、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戴健所著《勇趋国难,血荐轩辕——抗战中阵亡的第一位皖籍将领蔡炳炎及其灵柩迁安大蜀山前后》一文所载,迁墓仪式上,76岁高龄的老人赵志学,当年曾亲到火线迎回蔡炳炎忠骸,如今眼见先她而去已越49年的夫君再逢如此隆重的葬礼,千言万语竟无从说起……
迁墓仪式后,赵志学就返回美国办妥回国定居手续。客居美国数十年,她仍保留着中国国籍,此后落叶归根定居合肥,直至1992年病逝。
赵志学曾将蔡炳炎殉国前写就的两封家书绫裱珍藏。两万里之遥,两万日之思,历50载风雨仍完好如初。
考虑到两封家书倾诉着报国情,并能启迪后人,赵志学毅然将家书和蔡炳炎用过的派克钢笔等物件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此后家中再无蔡炳炎的珍贵遗物。
更名道路,以慰先烈,以启后人
家中无遗物,何以寄哀思?
作为蔡炳炎后人,蔡浙生在7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及的心愿是,合肥市民政部门能够将蔡家祖宅所在的现“柳荫塘路”更名为“蔡炳炎路”。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保存和修缮故居。”蔡浙生解释称,“但蔡家祖宅所在的地方早已不再是乡下,成了居民社区,盖起了高楼大厦。祖宅被拆掉,父亲也没留下什么遗物,所以故居肯定是搞不了了。”
在蔡浙生看来,纪念蔡炳炎比较现实的办法是道路更名。
“这条路很短,只有大约200米,也不是市区主干道路,操作起来会比较便捷。”据蔡浙生介绍,此前合肥市政协多名委员已向有关部门递交相关提案。
以著名烈士姓名命名道路以示纪念,此前在国内不乏先例,比较有名如北京的张自忠路、佟麟阁路等。二人和蔡炳炎一样,均为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入列民政部的首批300名著名英烈名单。
“更名为蔡炳炎路,不仅能褒扬先烈,告慰后人,而且我觉得当地居民也会因此感到光荣,这也可视为地方政府为纪念抗战能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之一。”蔡浙生说。
如今,蔡浙生的愿望终于实现,足以告慰父亲的英灵。(来源:中国政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