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 题:(十九大代表风采)“七点半书记”张爱民:以工作热度添社区亮度温度
作者:宋唯岚
一件简单的POLO衫,一条普通西裤,配上一双平底鞋,在社区里转几圈,跟居民聊聊最近情况……每天,常有这么一个身影出现在杭州翠苑一区社区里,他便是居民们无人不晓的“七点半书记”张爱民。在担任该社区党委书记的四年多时间里,他以“民呼我应、民呼我为”为准则,演绎了基层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而其也用工作热度,增添着社区里的亮度与温度。
“七点半书记”的称号,是张爱民工作方法的一种体现。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张爱民的身影一定会出现在翠苑一区的某个地方,看看小区整体环境、查查安全隐患和卫生死角,找居民聊聊家长里短,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久而久之,他就多了“七点半书记”的名头。
“我就想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很多老人出来锻炼,很多年轻人出来上班,和他们打个招呼,聊聊天,拉近距离,群众基础才会扎实。”张爱民说。
张爱民整理社区内的共享单车。其实,这项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张爱民每天至少要做三次。居民们看到他,有时是靠着两条腿步行,有时则是骑着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一路上,看到邻居街坊时的张爱民脸上,总是挂着招牌式的“张氏微笑”,这种依靠坚持积累下的亲切感,也让社区居民对他有着极高的信任感。
一次在张爱民值班时,有居民跑来向他反映,一位社区老人在家中吐血,其子女一下子也联系不上。张爱民听后,连忙放下吃到一半的午饭赶去,一边跑一边拨打120。老人得以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得到及时救治,直到老人的子女到达,张爱民才离开。事后,老人的子女还向他送了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最初找到张爱民“求援”的居民说,“那种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张书记。”
“民呼我应、民呼我为”是张爱民的工作宗旨,过去几年时间里,他也用自己的工作热度,为老社区翠苑一区增添着崭新亮度。
该社区东侧的池塘和九曲桥是社区居民观景休闲的“胜地”。碧绿的池水、高低错落的喷泉、葱茏的水生植物、畅游池中的锦鲤构成老小区里最别致的景观。而现在的美景,之前还是年久成淤、气味难闻、居民“避之唯恐不及”的“剩地”。
如何才能让池塘重新美起来?张爱民在走访居民征求意见的同时,一次一次召集物业、施工方、成员代表开碰头会,传递民意、提出建议并监督执行。在他的努力下,池塘自今年6月开始整修,9月底已整修完毕。
“群众事无小事。”为让每位社区居民有一个幸福宜居的生活环境,张爱民也带领着大家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着社区的“温度”。
作为杭州的老社区,翠苑一区老年人众多,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翠苑一区从2003年起,专门办了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吃的更好、吃的更方便。而随着前来就餐的老人越来越多,食堂的40余个座位在就餐高峰时已显得有些拥挤。在张爱民的努力和带领下,翠苑社区食堂重新选新址,新食堂的面积达到将近200平方米。
“我们要更好地服务好老人、照顾好老人。”张爱民总会强调这句话。
今年上半年,翠苑一区在杭州首创性的推出了一批社区“孝心车位”,专门为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提供半日的免费车位,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这一动作,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因为社区老人家实在是太多了。很多老人又和子女分开住,惦记着子女,社区才想了这个办法。”张爱民说。
工作中的张爱民。此外,为让社区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在张爱民的努力下,2014年翠苑一区“邻里之家”建成运行,社区的各党支部整理了理发、小家电维修、缝纫、法律咨询、中药切片等18项支部特色服务项目入驻,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场地开展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这一件件小事的汇总,搭建起了张爱民四年多的工作与生活。他也用实际行动,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工作要求,体现在了基层社区之中。
“我相信,只要用心做每一件事,翠苑一区的美丽幸福家园梦一定会实现。”张爱民告诉记者,对于服务群众的工作,对他而言有起点但没有终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