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2月24日电 (艾庆龙)“每当一个成品档案做好后,很有成就感。就像医生妙手回春,让危重的病人重获新生一样自豪。”在甘肃省档案局收集整理处副处长黄静看来,档案修复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而她就是一名“医生”,需要时刻跟时间赛跑。
春节假期结束,人们整理心情开始上班,相比其他科室喧闹的场景,收集整理处的裱糊室就显得格外安静,100多平米的裱糊室就黄静一人,她正手持竹签小心翼翼地挑开字迹难已辨认的档案砖。“由于保存条件有限,造成了档案纸张纤维链断裂或板结等现象,需要人工一点一点剥离出来。”她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档案日渐增多,档案的制成材料也会出现变化。”黄静坦言,西北修裱技术与沿海城市相比,先天就落后、贫乏,再加上人为破环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档案面临着破洞、霉变、朽烂等问题,档案修复工作的紧迫性日渐突出。
“精湛的档案修裱技术,才能保证原件的历史面貌和最大限度地延长原件的寿命。”甘肃省档案局曾先后2次选派包括黄静在内的3名干部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学习档案装裱和修复,学习结束后,其他2名均以各种原因没有从事档案修复工作,只有黄静一直坚守在档案“手术台”上。
档案修裱工作是一项繁重而持久的工作,也是一项操作性强、高强度体力技术工作,更是近距离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黄静告诉记者,单位人员戏称裱糊室为“最脏的地方”,“尤其在夏天,发霉的档案臭气熏天”。为保证档案安全,裱糊室严禁开窗通风,修复开始前,工作人员只能戴口罩进行简单的防护。
因工作环境空气污浊,黄静先后两次患上肺部疾病,医生建议不能再接触此类环境,若长期如此,可能出现肺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
“我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档案晚一天‘抢救’就多一分消亡的的可能,它们可都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即使患病在床,黄静提到最多的话题还是档案修复。她表示,整天面对破图残卷和污浊的工作环境,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将破损的档案“返老还童”,让它重新焕发历史的光芒,作为档案“医生”的荣誉感也就油然而生。
从2005年部队转业至甘肃省档案局,黄静开始从事档案修复工作,如今已有13个年头,她从档案修复“新手”到如今的专职修复档案员,经她“医治”而“复活”的档案已“堆积如山”。
黄静表示,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最自豪的事就是她参与了西路军标语图和家谱图的双向揭裱、修复工作,在历时一个半月的抢救过程中,黄静和同事们将“鱼鳞档案”拼凑缝制,使反映西路军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又增一份材料,成为研究西路军历史的重要史料。
“修补的并非纸张,而是历史,这是属于时光中的记忆。”现在的黄静依旧在摆满面粉、喷壶、刷子、镊子的工作台上细心地修复着泛黄、发霉的档案。黄静表示,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历史者会慢慢老去,记录历史的纸张也会慢慢残破,她无法阻止前者的发生,只能在时间的“手”中“抢救”后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