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正文

湄公河国家在黔留学生代表:愿做文化交流使者

时间:2018-03-21 00:0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新网贵州惠水3月20日电(冷桂玉 袁超)2018年3月19日至25日为首个“澜湄周”。贵州省外事办特组织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湄公河国家的在黔留学生代表于3月20日“澜湄周”期间考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村。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共同主导、携手推动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自2016年3月全面启动以来,发展迅速,成果丰硕。

留学生们纷纷争坐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美人靠”。冷桂玉 摄

  “感受到了贵州的大变化,特别是交通方面,还有城市文明也在逐步提升。”老挝留学生周思伟说,从2009年来到贵州大学,十年时间,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国工作3年后,他又选择继续回到贵州大学读研深造。

  走进好花红村寨,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建筑,布依族蜡染……成为留学生们相机中的焦点。“这是布依族的美人靠,坐在这儿的都是美人……”在一幢布依族特色建筑的二楼,听到导游这样介绍,男同学们也纷纷挤着去坐“美人靠”,引来阵阵欢笑。

  来到寨子里的叶辛故居,留学生们在堂屋里体验着“石磨”农具,泰国留学生丁莲仙仔细上前用手去感受石磨磨出来的玉米粉。“这里好多农具和我们国家的相似,我们的农村也会用石磨。‘’丁莲仙告诉记者,因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所以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考察期间还举办了贵州扶贫经验交流会,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尹静珏向留学生们介绍了近年贵州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新农村建设情况,阵阵掌声响起。

留学生拍照留念。冷桂玉 摄

  “中国一年可以种几季水稻?”“贵州有没有旱稻?”……听着贵州大学农学院桑维钧教授就贵州拟利用山地特色农业助推澜湄地区减贫的澜湄合作项目做情况介绍,留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

  来自越南的范氏翠花来贵州已经四年,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之前有了解过澜湄合作,今天来到贵州的新农村,也增进了对贵州新农村建设的了解,不管以后在贵州还是回国,都希望可以做澜湄合作的文化交流使者,促进两地的合作交流。”

  贵州省外事办亚非处处长卢潇滢介绍,此次举办“澜湄周”活动,旨在增进六国青年人对澜湄合作的了解,提升年轻一代的澜湄合作意识,为在黔留学生讲好“贵州故事”、“澜湄故事”、“中国故事”。(完)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