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建华 史林静 王建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2014年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分析人士认为,这位新晋“世界投资人”打破了传统国际经验认知。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约1400亿美元,比吸引外国投资规模高出200亿美元。
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并举,正在让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双向投资大国。专家表示,与处于平稳增长的利用外资规模相比,中国对外投资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今后若干年内,中国作为资本净输出国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仍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打破了过去只有发达国家才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的“国际惯例”。
他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的贸易顺差、雄厚的外汇储备以及若干产业上的竞争力优势。
中国政府近日公布的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GDP比上年增长7.4%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跻身超10万亿美元经济体俱乐部。中国虽然在高精尖产业上尚不具备明显优势,但在一般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并拖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这给手中握有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提供了对外投资契机;此外,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国内过剩产能需要通过对外投资实施转移。
中国在2000年确定实施“走出去”战略。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7亿美元。2014年该数字飙升至1400亿美元,增长近52倍。
分析人士认为,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取得长足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上升的表现,将对全球金融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门类广泛,结构优化,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5大类,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3个行业对外投资额共计738.5亿美元。
2014年,中国成功实施一系列大型对外投资并购项目。五矿资源等企业联营体以58.5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国家电网公司以21.01亿欧元(折合25.4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35%股权;联想集团以29.1亿美元收购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移动手机业务;中粮集团以15亿美元并购新加坡来宝农业公司和以12.9亿美元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于2013年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正在收获成果。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25亿美元和98.4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和36.3%。
然而,“大踏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对投资对象国不了解、国际投资经验缺乏、风险意识不强,海外投资也面临失败风险。欧美一些国家也屡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一些中国企业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投资多元化亦蕴含潜在风险。张燕生指出,中国投资已经由早期的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商品、人才、产能以及货币输出。其中,债券投资、银行及衍生品投资、股权投资蕴含较高风险,需要监管防控。
由于投资大量转到海外,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面临产业空心化问题。例如,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对外投资持续位居高位,而国内投资却长期低迷,陷入高储蓄低投资局面,成为食利国。
而内观中国国内,在温州资本遍天下的同时,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深陷瓶颈,曾经实体经济活力充沛的温州也在相当程度上变成食利地区,为中国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中国需要坚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扩大内需为支点、抓住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从而避免产业空心化。
与高速增长的对外投资相比,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房地产业陷入低迷的情况下,2014年中国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政策已经改变,再靠过去拼资源、拼优惠政策的方式已经行不通。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依旧缺乏高质量的资本和技术。
目前,中国吸引外资结构正在深度调整。为了更高水平吸引外资,中国正在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近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此法一旦通过,将实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外商逐案审批管理模式将结束,进入“有限许可加全面报告”外资准入时代。
在放宽外资准入、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外资促进和保护制度,并对外国投资企业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出台外国投资法等措施是中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适当调整,是为了规范境外来华投资行为,提高引进外资质量。这不是遏制外资,而是希望跟世界在更高的水平上合作。”张汉亚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全会指出,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机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
专家指出,中国虽然是投资大国,但还不是投资强国。未来,对外投资需要持续转型升级,以此带动中国全球投资布局、生产布局的优化调整,在构建新一轮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力。(参与采写: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