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造成千年古名朝令夕改,历史古城频遭易名。近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全国地名文化建设研讨会上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慎重更名,地名要“记得住乡愁”。
千年古名频频更改
目前,我国约有千年古县800多个、古镇1000多个、古村落10万多个,百年以上地名不计其数。然而近些年,一些地方出于各种目的,频改地名。
■ 借名牌效应开发旅游 1994年湖南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2002年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5年又“晋级”香格里拉市。一些地方人士为本地积极动议:拟将贵州仁怀市改为“茅台市”,将河南鹿邑县改为“老子县”,将贵州水城县改为“夜郎市”。还有多地虽未改名,却争打“名人故里”品牌:曹操故里、墨子故里、徐福故里……甚至“西门庆故里”都被列入争抢名录。
■ 借行政区域规划变更“复名” 1950年起云南思茅地区先后经历了宁洱、普洱、思茅多个名称,2007年又更名为普洱市。而神农后裔封王处、“扼四方之襟要”的古城陕州,也因黄河水利枢纽工程被改称三门峡市。
■ 为讨吉利“祈福避邪” 有人以(江苏省)骆马湖谐音“落马”为由,要求改成“上马湖”。
随意而为“非常可怕”
2014年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会议发布数据显示,1986年以来,我国约6万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建制村名被弃。
“这是非常可怕的行政乱作为。”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在会上表示,有些城市管理者权力大、职位高,打着科学管理的旗号改名。“地名和民族、历史、国家等文化血肉相连,不能随意去改。”
专家表示,“任性”改地名实则反映了浮躁之风下的畸形政绩观。有些地名更改是出于历史原因,有些则因权力使用未被有效约束,仅将经济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地名、百姓缺乏足够尊重和敬畏。
加强地名文化保护
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承载了大量个体记忆与情感,有网友感慨“地名任性一改,我已认不出家乡”。
我国1986年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地名管理应从历史和现状出发,“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其后民政部又出台《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
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在全国地名文化建设研讨会表示,地名文化遗产要得到分类、分级、分层保护,坚持“地名要保持相对稳定”原则,慎重更名。
专家指出,要建立地名更改标准,申报核准前邀请专家论证,保证新地名有文化含量。此外需建立中国地名文化国家数据库,提高地名文化保护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