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评论>正文

中小银行逐鹿消费金融:得“场景”者得天下

时间:2016-11-17 14:43:02    来源:中国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哈尔滨银行对外宣布,已收到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该行筹建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拟设立的哈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哈尔滨银行作为主要发起人出资2.95亿元,持股比例为59%。

  不久前,由长安银行发起设立的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获准筹建。同时,多家中小银行正排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队伍当中。

  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而谋求转型的银行,将消费金融视为一片蓝海。“相比于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业务经营上有地域限制,而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地域限制,因此城商行可以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契机变相实现异地扩张,这也是城商行积极布局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动机所在。”平安证券分析称。

  抢滩消费金融

  据艾瑞咨询等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消费交易规模仅有6.8亿元,到201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已达183亿元,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元,到2019年预计可达到3.4万亿元的水平。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升级,年轻群体借贷消费的意愿明显加强,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助推,消费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被快速释放。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09年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2015年6月,国务院放开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准入,市场范围扩大至全国。

  政策的松绑为消费金融市场注入了极大的想象力,各路资本纷纷涌入,逐鹿消费金融市场,争抢消费金融公司牌照。

  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不仅包括银行、电商平台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就连积累了大量数据的第三方网络贷款平台,也试图切入这一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7家,其中由银行发起设立或参股的高达12家,占据了绝对主力。

  “现在银行越来越偏向于建立单独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并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消费信贷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凸显出来。”一位银行业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认为,银行的零售业务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消费金融业务,也就是说银行本身有做消费金融业务的经验。现在银行把这一块业务独立出来运作,可以发挥原有业务优势,也能让新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变化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中小银行更积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一般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等。

  在上市银行中,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作为发起人或参股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而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更为积极。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能够让城商行打破经营上的地域限制,将业务覆盖到全国。

  “消费金融公司能够为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金融需求,对于促进消费、改善消费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长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对于加快自身发展转型、实现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能够进一步刺激消费,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填补区域金融服务的空白。通过信用贷款的发放和持续的宣传引导,能够培养广大群众的社会信用观念,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将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哈尔滨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告诉记者,哈银消费金融公司将以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公司将从细分人群的特定需求出发,依托真实的消费场景,拓展服务渠道,捕捉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碎片化金融需求,使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场景”为王

  在银行业内人士看来,消费金融并不是单纯的消费信贷,信贷之上还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包括教育、医疗、旅游、校园等,在消费金融的线上平台上,场景使平台更具渗透力。

  “未来消费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对于银行来说,以往被动获客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工商银行网络融资中心总经理李新彬表示。因此,不少银行除了加大在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外,还积极布局网络消费的全产业链,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丰富自身网上商城的消费场景,增加客户流入,带动消费金融服务需求。例如,工商银行推出了“融e购”B2C电商平台,主打线上、线下直接消费的新型信用贷款产品“逸贷”,通过精准定位客户的消费轨迹、融资需求和信用状况,实现了贷款的主动授信和精准发放。截至2015年年末,“逸贷”融资余额已超过2000亿元,累计服务450多万名消费者。

  “下一步,网络融资中心将围绕‘融e购’平台和大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场景融资模式。对于具有竞争优势的网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探索引入‘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射频、视频、音频’三频合一的远程质物监控,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实现大宗商品市场价值波动的实时监测预警,打造基于押品智能管理的电子仓单融资业务。对于运营良好的电商平台,将重点探索与商品、物流、服务等交易平台合作,优化完善信用评级模型,结合平台交易数据,为平台的商户提供定制化的微贷服务。”李新彬透露。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