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鸿茅事件陷入了罗生门?哪有如此简单!
如果平静心态理性分析,公众会在其中发现太多易忽略的关键点。而这,或许会有利于揭开此事件背后的秘密。不信?
眼前,与其说是谭秦东与鸿茅药酒的博弈,到不如说是社会舆论与法律的博弈。
目前更多人看到的,是由少数网民组成的暴力团几乎一边倒对鸿茅药酒吐口水。照此以往,有结果吗?不还得是当最终判决书下来那一刻的尘埃落定?!所以,公正的法律,会让一切乌云烟消云散。
舆论一时的口诛笔伐毫无意义!
其实,稍微留意不难发现,目前该事件在网络上呈现的态势,疑是已经广告霸屏的鸿茅药酒,被少数媒体或网民抓住新闻点后的关注与热议。但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多数人抱着的是看热闹、发泄情绪、伸张正义的心态参与此事,但几乎都是在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的妄加揣测罢了。
“吃瓜群众”好做,但理性者却难求。如果普遍客观理性的对待分析“鸿茅事件”,则会看到其背后更多有意义的秘密。
那么,什么是客观?真正的客观,是建立在对整个事件全面了解基础上的理性认知。但,如今又有多少人自认为做到了?
其实,在没有获得更多有效信息时,或在仅对事件片面了解的情况下,大众仍普遍抱以感性认知。
——“听说最近发生了鸿茅药酒事件,网上搜一搜看一看,原来是一个医生发表文章说鸿茅药酒不好,便被跨省了。于是媒体介入、网民介入,开始对鸿茅药酒口诛笔伐……”。
——“这个医生说是医生,但早已离职。眼前是拥有多家公司的商人,为了炒作发营销文,结果不小心翻车了吧……”。
不得不说,随着该事件的持续发酵,谭秦东与鸿茅药酒的更多正负面信息被挖出,晒于阳光下供大众围观评论。亦如“鸿茅药酒多年来涉嫌虚假宣传”、“鸿茅药酒成分究竟是否含毒”、“谭秦东处于弱势,理应获得大众支持”、或“谭秦东发表的文章根本没有任何证据支撑,鸿茅药酒受到诽谤是事实”、“警方接警迅速行动也有错?”等等。
然而,除了上述热议点,其实还有更为关键、重要的信息和问题,尤为值得去质疑、揣摩、思考。而这些关键点会影响事件走向,甚至决定“鸿茅事件”到底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
关键点一:当事人谭秦东的真实身份。
谭秦东究竟是医生还是商人?或者,在此事件中他更倾斜于哪一种身份?这种目前大众普遍忽略的一个关键点,但该关键点,却又对该事件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爆出,谭秦东名下拥有数家公司,不仅有生物医学科技公司、医药科技公司、甚至还有文化传播公司。(网络可查)
同时,其确实是一名医生,但那是曾经(职转正备案),目前的身份,其更多的是一个懂医学、懂营销(甚至包括会炒作)的商人。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一方面基于早前“红星新闻”关于谭秦东2015年起自主创业开办医药科技公司等相关报道、以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相关负责人关于谭秦东曾在医院工作,但早已离职的表述。另一方面,也基于谭秦东被爆出的美篇账号中其言其行。例如,谭秦东曾对同样有一定毒性的参棘软膏褒评并点赞,甚至还包括其他化妆类产品等等。
如果理性分析,甚至换位思考,是否可怀疑谭秦东在账号中夸这贬那,具有营销甚至炒作的嫌疑?与此同时,在取保候审后的谭秦东,再三强调自己是一名执业医生,是否有刻意屏蔽发表文章炒作动机、掩盖自己商人身份以博取大众同情之嫌?当然,此不可断言、但也不可否定。
关键点二:谭秦东发表文章的初衷。
谭秦东发表文章的初衷,是真的为科普?还是商业炒作博眼球更多?
据谭秦东所言,当时发表《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科普,为了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健康认知等等,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然而,谭秦东该篇文章标题,却被稍有网络常识的网民普遍认定为“标题党”,这意味着其至少具有一定的营销头脑,恰与第一关键点相呼应。
其次,谭秦东在接受各种采访中言语相悖,逻辑混乱。这极大提高了其当初发表该篇文章的炒作嫌疑和掩盖真相的动机概率。例如:在《局面》采访时其曾说,在接受警方审讯时说写文章时为“博眼球”,不采用危言耸听的方式不足以引起人们关注。但取保候审出来后,却又改口称出于使命为大众说真话;再如:谭秦东曾称“鸿茅”写成“鸿毛”是笔误,但回头又说当初是因为觉得指名道姓不好才故意写成“鸿毛”;又如:谭秦东该文章几乎通篇是对心脏有关变化的介绍,其也承认诸多内容是通过剪切摘录而来,然而,却在开头和结尾处直指鸿茅药酒的不是之处,令人看起来毫无逻辑性可言,更没有任何举证和事实依据。
基于上述种种例证做出思考,对鸿茅药酒不甚了解、甚至不具备毒性原理等分析常识的谭秦东,为何敢断言鸿茅药酒是“毒药”?其初衷究竟是什么?
关键点三:谭秦东的心路历程。
谭秦东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其在警察上门并亮出警官证时,第一时间转身就跑。这是否有其认为事情闹大而不敢直面司法的嫌疑?
在看守所期间,谭秦东表示希望赔偿鸿茅药酒的损失,并愿意公开道歉以换取鸿茅药酒方面的谅解、愿意给企业再写一篇正面表赞的文章来抵过、甚至愿意主动认罪以换取较轻的量刑等等,这一系列心路历程,是否表明这正是谭秦东面对司法的较真而主动认输服错的真实心理?
在取保候审后,谭秦东表示哪怕获罪“最坏打算就是一年”也不后悔。如果他认为自己没做错,为何会有获罪的情绪?同时,取保后其表现出的这种大义凛然,是否有谭秦东感觉舆论能够影响司法审判、继而让自己得以无罪开脱的因素在其中?
关键点四:谁在制造舆论?舆论背后有操控者吗?
在谭秦东身处看守所期间,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对鸿茅药酒进行指责,甚至其沉默也被认为是做贼心虚。其中,更多的舆论明显具有如“强调谭秦东医生身份、处于弱势群体、忽略谭秦东文章的性质和无证据支撑的表述、质疑跨省抓捕的规范性”等等选择性调性。
这究竟是广大网民的真实心声?还是有谁在故意制造舆论来影响司法走向?为此,也有倾向于鸿茅药酒的网民,对谭秦东的商人背景和旗下的文化传播公司是否制造和引导舆论为其开脱罪名等提出过质疑。但这仍属于感性猜测,在未能有相关证据证实前,并不能妄下定论。
关键点五:鸿茅药酒方的言行是否拥有证据支撑?
例如,鸿茅药酒142万元损失从何算来?是否属实?
鸿茅药酒称,引谭秦东的造谣文章导致多个经销商退货,造成直接损失142万元。然而,这一说法是否夸大?有何证据证明该损失数额?在一定程度上,鸿茅药酒的损失甚至将决定着最终的判决轻重与否,因此,该企业方必须给出一个明确合理的证据和说法才能令人信服。
关键点六:鸿茅药酒对该造谣行为的反应是否正常。
刚有人发表负面文章就报警,鸿茅药酒的反应是否过激?如确实过激,其背后是什么在驱动?
按照目前谭秦东说法,其发表文章的公众号粉丝5人、点击量2052个、分享转发125人次。按照常人感性认知,这即便是一篇诋毁文章,造成的影响也较为有限,为何鸿茅药酒反应如此迅速、发现后马上报警?是否存在过激行为?其背后,是否有产品成分确实存在问题、担心影响面扩大后被公众深挖的嫌疑?是否有鸿茅药酒为非处方药等问题再次被广而告之的焦虑?是否有此事件持续发酵而再次面临有关部门通报处罚的担忧?
关键点七:大众有没有做到让理性走在舆论之前。
4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新时代呼唤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文章,特别提到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并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结合此次鸿茅药酒事件不难看出,网络舆论仍或多或少的走在大众理性之前,这并不符合亿万民众的利益、也确实对网络空间这一精神家园造成了一定损害。基于此,在面对任何事件任何热点前,大众是否应该提高认知,更好的做出理性判断,避免有倾向性舆论的出现呢?让理性走在舆论之前,才是互联网新时代的一大进步。
关键点八:舆论会影响司法吗?
其实,舆论是否会影响司法,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成熟、取决于民众思想意识的提高、取决于社会对各类事件热点的包容与理解程度、取决于各界人士和机构对新时代互联网空间、氛围、生态的积极维护、取决于司法机构依法依规独立判断的自信和决心……
无论怎样,新互联网时代,中国绝不会、也决不能再有舆论影响司法公允的存在。
等待法律的公正评判
你支持法律吗?你对法律的公正公平有信心吗?
目前,虽谭秦东被取保候审,但并不代表其最终无罪。这意味着,虽眼前鸿茅药酒案仍扑朔迷离,虽网络争锋仍在持续,但一旦已变更强制措施、被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该案件有了新进展,在客观公正的法律面前,谭秦东与鸿茅药酒孰是孰非的答案终将揭晓。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在此次事件中,你又保持了几分理性?
每个人都该有所反思
一篇“毒药”文章,居然能够驱使如此巨大的舆论力量,甚至有促使鸿茅药酒这种大企业倒台的倾向,这不该令人咂舌吗?很多人只看到了所谓的伸张正义,却没有看到幕后舆论影响司法的可怕。
在舆论下,“跨省抓医生”比“一个企业倒闭致使数千人下岗”更令人震惊?!
在舆论下,“一款药有毒无毒的猜测”比“国药监局的认证”更令人信服?!
在舆论下,“一个医生暂无证据支撑的诋毁言论”可以被“一个企业曾经犯过的错”所掩盖?!
……
照此下去,司法何用?公平何在?正义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