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正文

互联网治理智库联盟论坛聚焦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

时间:2016-12-17 18:3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新网上海12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互联网治理的思路、模式、路径有哪些改变?新传播革命如何影响并重构了全球网络空间新范式?2016年中国网络舆论场呈现什么特点?在舆论转型与网络社会研究中有什么新动态、新取向?如何有效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和智慧城市治理,打造政务服务新系统?

  这些问题,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互联网治理智库联盟高峰论坛上被一一提出并讨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认为,新旧媒体的融合与转型推动两个舆论场开始迅速交融,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和信息扩散能力在新旧媒体此消彼长的竞争中快速增强,网络舆论进入科学化调适和引导的新阶段,开展互联网治理“跨学科、跨地域、跨院校的交流合作”正当其时。

  本次论坛由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政界、业界、学界近百名嘉宾出席会议,国家及地方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国内17余所互联网治理智库的研究专家及媒体业界精英,围绕“网络理政”展开深入对话交流,启动复旦发展研究院网络理政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会议期间,中山大学发布了《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2016)》,以“网络空间治理和舆论场调试”为主题,紧扣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大变局”,从网络舆论、内容生产、法治发展与治理模式、基层网络治理创新和国际网络治理六个方面探索互联网治理的发展路径、创新机制及现代化模式。复旦大学则发布了《2016中国网络理政十大优秀案例》,涵盖了网络安全、网络服务、数据公开、网络沟通、危机应对、网络协商等各个治理面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门户网站到广东、上海、湖北、山西、宁夏等地方案例名列榜上,反映了从中央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努力建设开放、透明、负责任的数字政府的有效举措,代表了中国政府网络理政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方向。

  对互联网治理智库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提出了“三个协同”的目标,即“多学科协同,构建网络研究的创新范式;多校协同,打造网络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多领域协同,广泛凝聚政府部门、学界、业界的智慧力量。”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庆国教授表示,互联网推动了政务服务范式的创新,重构和加强了原有的服务渠道,使服务方式从政府单方面供给走向平台嵌入、群众参与,同时用户参与服务促使了政务服务模式的重构和评判标准,促使政务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网络理政”不仅是将网络作为理政的手段,而是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公共参与决策、多主体协同治理以及个性化便民服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念已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艳玲教授分析了互联网带来的开放和原有治理模式的变革、冲突和原因,并提议政府应制定更为精准的政策、调整结构、建设更为有效的沟通渠道,以更开放的方式和心态,建构起新的治理模式。

  提及今年网络舆论场新变化,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指出,2016年,微博重回高地,成为最重要的舆论场,同时和微信、“知乎”、“果壳”等网络社群和知识问答平台崛起,形成多平台协同影响网络舆论走势的新业态;年轻的“90后”、“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著民”开始发声发力,建构中国互联网环境新生态;资本和商业的逻辑加速影响着中国的舆论场,资本成为影响舆论场变化不可小觑的“操盘者”,蕴含新取向。此外,网络热点从“反腐”转移到了“安全”上,折射出网民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网络表达也渐趋理性。

  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网络理政”的提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网络理政与数字政府建设必将在未来若干年内,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应有之义。在互联网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渠道和沟通平台的今天,政府适应形势,推动网络时代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在必行。

  本次论坛下设五个分论坛,就“范式创新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舆论转型与网络社会研究”、“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