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衢州12月24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陈洁)远处层峦叠嶂,花海起伏,近处是绵延的车队,人潮涌动……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耕读村村民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村里会迎来这么多“客人”。
从不敢想到亲眼所见,转变就发生在这些年。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江山,偏安一隅,山水俱佳,如诗如画。在江山市委书记吕跃龙看来,江山优质的生态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其发展道路上的巨大财富。
然而,如何有效整合这笔得天独厚的资源,充分释放“旅游红利”?近年来,江山市紧紧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的独特优势,以“江郎山-廿八都”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统领,以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为脉络,将精致“盆景”融汇成靓丽的风景,绘就“锦绣江山”全域旅游画卷,实现了山区城市的美丽逆袭。
猪圈变民宿 治出清川翠满城
“峰林挹秀拾诗趣,院宅探幽寻赋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浙江省江山市,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境内风光旖旎。
沿着江山市贺村镇耕读村宽阔的柏油村道前行,远处层峦叠嶂,近处花海一片。一到节假日,这里就车流猛增,游客爆满。人们夜宿依山而建的耕读“水上屋”,枕着粼粼波光,数着满天繁星入睡。
这番车水马龙的盛景,实在无法让人将其与3年前被石粉覆盖的“水泥村”联系起来。耕读村村支书徐忠清告诉记者,最多时,村子密布了11家水泥生产、矿山开采企业,集聚了60家生猪养殖场,污水直排水塘,水质一天天发黑变臭。
青山不再,绿水已失,整治迫在眉睫。伴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的展开,水泥厂被一一关停,养殖场全部拆除,湖塘水库也得到了清淤整治。
曾经的臭水塘化身浙西“小西湖”,恶臭难闻的猪圈变成幽静雅致的小木屋,耕读乡村休闲游一炮而红。去年,村里的民宿和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超1.9万元。
耕读村的逆袭正是江山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江山积极展开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通过环境治理,去年江山市新增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2个、美丽集镇示范社区10个、精品村40个。”江山市农办主任邵晨曲欣喜地表示,“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貌正离江山越来越近。
合力创5A 擦亮品牌引客来
如果说环境整治拭去了这张全域旅游画布上的点点污迹,那么江郎山、廿八都古镇、清漾毛氏文化村等备受热捧的景点则是这幅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山人爱逐梦。”江山市旅游局局长毛舒锋说,自2012年召开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动员大会以来,为了实现这个梦,江山这场攻坚战,一打就是四年。
2015年11月19日,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以95分高分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组织的资源审评,标志着创5A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今年,江山吹响创5A最后的冲锋号,狠抓景区周边环境整治、通景公路改造、旅游配套项目建设,目前,5A创建涉及的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等八大方面已基本整改结束,一个崭新的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让游客眼前一亮。
“5A不仅是景区的荣誉与象征,更是一座城市对外的品牌与形象。”毛舒锋表示,整合全市力量创5A,已经成为江山旅游的“第一大事”。
乡村成景点 串联“盆景”绘风景
伴随着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争创5A的如火如荼,旅游带户、旅游带村的良好态势也在旅游区周边的多个乡镇辐射开来。
在江山副市长楼健看来,全域旅游不能一蹴而就,就江山而言应推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打通全域旅游的战略布局。
记者了解到,为做精乡村休闲旅游,江山每年统筹安排6000万元,大力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点线”结合发展,因地制宜地将每个项目作为盆景来精心雕琢;与此同时,今年江山妇联开展了美丽庭院创建行动,积极鼓励将农家院落打造成有特色有韵味的美丽庭院。
花木掩映,错落有致,这是贺村镇永兴坞村;屋在林中,村在画中,这是新塘边镇日月村……6条乡村休闲精品路线,将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从一个个精致的“盆景”逐渐转变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江山将一批体量小、分布散、辐射弱的小景区和特色村融入大景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巍峨挺拔的江郎山脚下,惊讶于此处巨大的旅游红利,一波又一波的村民回到家乡,加入到开办农家乐、民宿和家庭农场的大潮中。
在金曾林的火龙果基地里,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这让他不由喜上眉梢,“今年果园刚开始对外开放,靠着江郎山来来往往的巨大客流量,果园的销售一点也不用愁,这让我对今后充满信心。”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吕跃龙告诉记者,去年江山的旅游人次超过1000万,收入超过60亿,这份优异的成绩单鼓舞着江山朝着“旅游胜地”的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