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公秋称来的藏历新年:火炉旁边话未来
中新社四川石渠2月19日电 题:公秋称来的藏历新年:火炉旁边话未来
作者 刘忠俊 王鹏
2月19日,藏历新年正月初四,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寒气逼人。临近中午,色须镇达龙村下起了雪,地上很快便是厚厚一层。
一间漂亮的牧民新居内,公秋称来一家以及前来拜年的日多、公地、公秋索郎等人围坐在火炉旁。火红的炉火映得一屋人满脸通红,炉上的茶壶嘴里冒着热气,一旁的茶几上摆满了牛肉干、奶酪、水果、饮料。
公秋称来是达龙村的致富带头人。前几年,在他的“劝说”和“拉拢”下,14户农牧民加入了村子成立的合作社。这个合作社以畜产品加工为主,把村子里的奶酪、酸奶等销售到了石渠县乃至青海、西藏等地。
“合作社成立当年,我们的年分红就达到56万元(人民币,下同),到了2017年,合作社分红增加到300多万元,许多村民通过入股合作社,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公秋称来说,日多、公地、公秋索郎均是合作社成员,特意趁着新年前来致谢,同时一起商讨合作社未来发展。
说话间,公秋称来的妻子巴姆不时往火炉里添加牛粪,并给客人们续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对于合作社的未来,社员们各有想法。
“我们的产品都是纯天然,有高原特色,消费者喜欢,不能只在周边城市销售。”公秋索郎说,“必须加强对外推广、拉进更多投资商,比如成都、广州等大城市,甚至往国外销售。同时我们也可以扩大产品类型,比如民族服饰。”
对这个意见,公秋称来表达了自己的担心。“扩大销售的想法自然很好,但是合作社现在生产的产品,只够在这些地方销售,而且供不应求,怎么可能销售到那么远的地方?加入民族服饰,又要考虑销售市场和渠道、裁缝技术,没那么简单。”
日多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能让加入合作社的农牧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什么都重要。“要是引进新思路、新渠道、新技术,能否给群众带来想像中的好处?”
“的确,畜牧业发展得好,这两年致富就靠它,但我们康巴地区都是依靠畜牧业发展的,都有畜牧产品销售!”公秋索郎显然有些急了,他大声说:“为了以后,必须扩大产品,我们的裁缝技术在藏区独一无二,发展民间手工业会让我们更富。”
一番争论下来,屋里几个康巴汉子都涨红了脸。坐在一旁默默无语的公地起身说:“大家争吵也是为了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最终决定还是要看社员们的意见,等过完年,是否扩大市场、加入民族服饰这些,还是全体社员投票来决定。”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巴姆打开门,只见两个“雪人”走了进来,是村里的金巴达吉和弟弟。他们特意前来希望加入合作社,“也想让日子红火起来”。
从一开始“劝说”村民加入合作社,再到如今村民主动要求加入,公秋称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能主动加入是好事,这些年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生活变化都很大,大家还准备过完藏历新年去拉萨旅游。”
雪依然下着,火红的钢炉旁,几个人边聊边喝着奶茶。小屋里,一个藏族村庄关于未来的讨论仍在持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