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独家原创>正文

咸阳创业故事 女大学生成三原“蘑菇菌主

时间:2016-12-08 16:50:02    来源: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女大学生成三原“蘑菇菌主

  刘洁:宁愿失败重新再来,也不愿坐失机遇

xpk47e53.jpg

  “认准的事,我决不言累,也决不会半途而废”,刘洁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劲头,继“香菇之母”的母亲之后,成为三原县“蘑菇菌主”。

  台湾之行促成“蘑菇菌主”诞生

  1989年出生于三原县城关镇新立村的刘洁,从小跟着素有三原县“香菇之母”之称的母亲种蘑菇,在大学里学完财会专业后,就加入了母亲的团队,种蘑菇,养蘑菇,收蘑菇,卖蘑菇,做清水蘑菇。“毕业两年,日子就像设定好的程序,我总觉得缺点什么,时常伺机寻找机会突破。”

  2012年,刘洁去台湾,被休闲食品‘蘑菇脆片”吸引:烘焙干的原味食材,外边拌点调料,既解馋,又补充营养,完全没有添加剂的困扰。这不正是“绿色零食”么?刘洁调查市场,发现这种休闲食品在中国北方还是空白。她立即向母亲建议:“更新传统菌类食用方式,引进技术,开发此类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一套设备就需一百多万,打开市场是件极艰辛的过程,还不一定成功,母亲认为这是件冒险的事,坚决反对。一向乖顺的刘洁这次跟母亲犟上了:“我宁愿失败重新再来,也不愿坐失机遇。”刘洁将思路、实施细节仔细讲给母亲,母亲终于点头。

  一天漂洗千余斤蘑菇

  “清洗、漂洗、检查菇根,一天要洗一千多斤”,刘洁说,洗菇这一项就让她知道了什么是艰辛。蘑菇采下来就不能过夜,要清洗、杀青、速冻,过了夜,做出的脆片便是劣质的,有一天晚上,她实在太累了,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去洗,就发现变质了,一千多斤菇就全成废品了。

  因为技术不成熟,不是烘烤坏了,就是调味坏了,反复一年多,才终于成熟地掌握了技术。之后,刘洁又在村里租下50亩地,规划建40个大棚。

  从建棚开始,刘洁就守在地里,跟着搬东西,晚上睡在工地上看物料,给工人们做饭,灰头灰脸地干了三个月,40个棚终于建起来了。刘洁又开始和工人一起给棚里上肥,上菌种,检查菌袋软硬长短,三个多月的身兼数职。半年里,刘洁从早6时起床忙到晚9时,工人回家了,她还要做收尾整理,天天忙到凌晨。

  解决了这些问题,又开始铺市场,一边是线上商城,一边是线下商城。去丰庆路、去国恒,一家一家挨着推广。跑了几个月,终于联系到了十几家批发商。精美的包装、独特的口味,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很快就有批发商找上门,网上销售也非常乐观。

  实现年销售额一千万

  借着自已注册的电子商城,刘洁酝酿扩大养菇基地,2016年成功地在户县、彬县、榆林等地建了四个基地。“我们负责统一育种,提供菌种,生产菌包,并全部回收,把风险全加到我们身上,农户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很快便有五百多农户加入进来,实现年销售额一千万的目标。

  “年轻是我的优势,我要用这些优势带动更多农民向前走”,“蘑菇菌主”刘洁的生态园解决了二十多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还连续五年,每年给80位残疾人员扶助2000元生活费。李蓉/文

1 2 下一页 尾 页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