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孙阳)今年春节期间,微博上的一条短视频让不少家庭在欢聚之余,多了一份思考。这条淘票票官微发布的视频以白描的手法,讲述了一位山东青岛籍的张阿姨在北京“老漂”的生活现实:在陌生的城市,每日操持着繁忙的家务,同时也经历着精神世界的孤独。
事实上,在中国有超过1800万的老漂人群,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为了支持儿女的事业、照顾第三代孙辈,成为了城市“老漂族”。异乡生活的“老漂族”们,在缺乏城市归属感的同时,更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空巢”。
如何破解“老漂族”养老难题,不仅考验着“异地养老”模式的健全与完善,更是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的一道时代命题。
聚焦“老漂族”现象
劳动力转移与“老龄化”的伴生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年轻人选择前往大城市打拼,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人口的单向流动,客观上造成了双向难题:年轻人的子女看护和老年人的空巢现象。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呈现出加速迹象。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
在人口流向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出于为儿女带孩子以及老人自身养老的双重需求,“老漂族”应运而生。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二胎政策”的落地,“老漂族”群体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当前,“老漂族”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老漂族”问题已经不是单个家庭的个例,而已成为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全局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有效兑现,更关系着社会治理政策的走向。
国家卫计委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及以上流动老年人口数量已近1800万。到今天,这个数字无疑更为庞大。
关注“老漂族”问题
“心理空巢”比医养难题更难
归属感,是中国老年人最为看重的生活要素。在熟悉的环境中、与相熟多年亲友的生活交流无疑会带给老年人更为愉悦的心理感受。然而,这恰恰是当下“老漂族”最为缺乏的生活条件。
夏先生是北京一家上市公司的白领,去年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小棉袄”,夫妻繁忙的工作状态下,他不得不把看女儿的任务交给了一直在辽宁生活的母亲。
老太太来到北京后,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买菜、做饭、带小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在北京还没找到朋友和玩伴,感觉孤单的同时也很想家。“基本就是白天带孩子,晚上跟老伴儿视频”,谈到医疗报销的问题时,老太太坦言,自己都是从老家带着药来北京,既为了省事儿,也为了省钱。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介绍说,目前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上备案的人员已超过210多万人,近9000家医疗机构并入联网,异地就医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减轻了垫资负担并减少了“来回跑腿”。
当前,我国正着力扩大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备案手续和流程、明确跨省异地就医跨年度费用结算办法,随着异地养老的针对举措稳步推进,“老漂族”遇到的医疗、保险等问题有望逐步解决。
然而,对生活环境的“水土不服”、缺乏倾诉对象和广泛社交、加上偶尔出现的代际冲突问题,却让“老漂族”们面临着比现实问题更棘手的处境。
破解“老漂族”困境
精神关爱与社会保障同等重要
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跨省就医结算、养老金融等举措的不断出台,养老领域“供给侧改革”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山西、云南、安徽、江苏等地接连发文,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出台细则。分析表示,今年是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的关键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养老服务市场的投入,未来或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加快推出包括用房及贷款倾斜在内的一揽子支持政策。
“老漂族”作为社会养老群体的特殊一环,首先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改革和多元化发展。当前,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养老体系,放宽社会准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举措亟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同时,社会公共服务的及时跟进、亲人的体贴和关爱,也是“老漂族”获得归属感的关键因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建议,成年子女要多花时间陪陪老人,平时多一些交流,周末多带父母出去逛逛;也可以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学会网上购物、线上娱乐,比如淘票票赠送电影票、京东天猫的打折促销等,增加老人日常生活的乐趣。
对于社会来说,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医疗和保险待遇。一是,对于异地老人医保可以不回原籍,而通过异地领取的方式;二是,除了一线城市,可以考虑放开老人落户问题;三是多为老人提供一些可以交流的活动机会和场所,比如广场舞、老年活动中心、老乡群等。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认为,要从大健康角度入手,发挥政府、社会、个人等各主体作用,推动医养健结合。“政府角度可以是促进健康产业;社会角度营造老年宜居宜养的社会环境;个人角度要重视自身健康,重视身体健康,主要是大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