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青瞳视觉(CHINGMU)作为全球动作捕捉领导者,正以全球视野与全链路自主创新改写国际产业格局。公司从初创团队起步,不仅率先攻克底层技术、推出国产首款光学动捕相机,更实现了从硬件到算法的100%自主化,成功打破国外长期垄断,使“中国方案”跻身全球动捕技术前沿,成为国内外高端市场信赖的新选择。

长期以来,全球专业级动捕市场被VICON、Qualisys等海外品牌牢牢掌控,从光学相机硬件到动作解算软件,核心技术均由国外企业主导。国内企业与科研机构若要使用动捕技术,不仅需支付高昂的设备采购费用,还面临着技术迭代滞后、定制化需求响应缓慢等诸多限制,严重制约了国内影视动画、机器人研发、VR/AR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卡脖子”困境,在青瞳视觉的技术突破中迎来了根本性转折。
青瞳视觉的破局之路,始于对“自主可控”的执着追求。2015年,公司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全栈自研的技术路线,从零开始攻克光学动捕的核心难题,最终成功推出国产首款光学动捕相机,实现了该领域国产化“从0到1”的跨越。如今,其新一代高端动捕相机K26像素远超早期产品,实现了亚毫米级的动作还原精度,这一指标不仅追平国际顶尖水平,更在复杂场景适应性上实现超越。

真正让青瞳视觉站稳国际竞争舞台的,是其覆盖“硬件-算法-软件”的全栈技术体系。在硬件端,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与快速图像处理芯片,解决进口设备在特殊光线环境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实现 3D 精度≤0.02mm、最低 2.5ms 超低延时,且支持超大空间、水下、室外等多场景,硬件性能 “够硬”。在软件端,最新推出的CMAvatar3.0动捕系统通过内置的AI姿态预测模块,实现了动捕流程的颠覆性革新,可在标记点被遮挡瞬间通过算法补全动作数据,避免拍摄中断,同时具备多目标定位(40 + 人体),打破当前世界纪录。这种“硬件够硬、软件够智”的组合优势,让青瞳视觉的技术方案在效率与成本上形成显著竞争力。

技术突破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千行百业的应用落地中。在具身智能领域,精准采集运动员位姿、速度等核心指标,既记录肢体关节角度变化,也捕捉出拳速度、轨迹连贯性等细节,宇树人形机器人亮相CMG世界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同时其以高精度动捕支撑灵巧手、人形机器人研发,服务清华、浙大等高校研究,助力国内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测试及无人机/车协同控制,实现低延时定位。
在工程科研领域,提供亚毫米级动捕方案,支撑机器人、船舶测试(如浙大水下软体机器人)、电网无人机实训,其中U系列水下相机可实现100米深水下捕捉。
在虚拟现实领域,全国MOCAP光学棚突破200个,服务部队VR狙击训练、缉私演练,及清华、河南中医药大学仿真实训,同时助力眼界贵州新型文旅项目落地,眼界贵州通过青瞳视觉(CHINGMU)MC系列动捕系统打造新型文旅VR大空间项目,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空间灵活组建,增强游客的人文体验。
在生命科学领域,为上海体育大学量身定制乒乓球/羽毛球分析系统,支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脊柱侧弯研究,并赋能索立德脑控医疗公司经颅磁刺激导航等手术导航场景 —— 该公司依托此技术搭配青瞳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可监测更细微抖动,保障机械臂精准针对大脑区域实施持续精准治疗,治疗效果达 90% 以上,受到美国同行及行业泰斗的认可。
在数字娱乐领域,以“真人动捕+实时渲染”推动国产动画工业化,助力《哪吒二之魔童闹海》《凡人修仙传》《眷思量》等IP制作,开创虚拟偶像顶流团体直播模式,同时支撑央视XR拍摄等重要活动。

央视《中国骄傲》
在青瞳教育领域,与上海戏剧学院等合作搭建AI舞蹈工作室、河海大学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实训室,还有北京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虚拟混合现实教学实验室等等,青瞳打通了学校与市场之间的壁垒,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产教融合发展。
如今,青瞳视觉的行业地位已获得多维度权威认可,从行业专项表彰到政府权威认定,奖项矩阵全面印证其技术硬实力与品牌价值。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顶级盛会——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上,青瞳视觉凭借在技术研发、算法创新及应用实践上的突出贡献,一举斩获“LeadeRobot 2025年度具身智能应用标杆引领奖”,并成功入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卓越供应商榜单TOP50”,成为动捕技术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标杆企业。在政府科技资质认定中,其凭借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获评“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此前更已揽获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重量级资质。即便在品牌与质量领域,青瞳视觉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海质量品牌故事大赛中,其微电影作品《捕捉进步》不仅与上海地铁、东方航空等行业领军企业同获微电影类一等奖,更拿下“最具创意奖”的额外肯定,彰显了技术实力与品牌品质的双重过硬。


“科技的进步,最终是为了让人类受益。”正如青瞳视觉创始人兼CEO张海威所言,这家企业的突破不仅是一次技术逆袭,更是中国科技创新者坚守初心的缩影。从跟跑到领跑,青瞳视觉用100%自主化的技术实力证明,在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定义新的行业标准。未来,随着技术在人机交互、医疗康复等更多领域的渗透,青瞳视觉必将以“中国精度”丈量世界进步的维度,让动捕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发展的更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