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市场情报中心(CMIC)发布了《2015年中国GIS软件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GIS基础平台软件行业集聚度逐步提高。其中,GIS平台软件厂商超图软件以31.6%的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GIS基础平台软件市场份额第一。
历经30年的发展,自主GIS软件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这期间,国内GISer们经历了哪些艰苦卓绝的奋斗?超图下一步如何走?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日前,泰伯网专访了超图公司董事、总裁宋关福,听他讲一讲中国GIS产业的那些事儿。
初识宋关福,他并不像之前媒体描述的那样不苟言笑。相反,在与记者沟通的过程中,他是轻松和愉悦的。在2016年10月底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分享了中国GIS软件30年发展历程,并与现场30多家媒体详细解读了超图2.0时代的战略。
身着中规中矩的衬衣、西服和领带,语速欢快,演讲中难掩文质彬彬的气质。这是笔者对宋关福的第一印象。不笑时,他略带严肃,态度严谨。这大概源于他学者与企业领导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挥斥方遒,另一方面又必须时刻保持审慎。
在过去的若干年,他追随超图创始人、董事长钟耳顺先生,带领超图稳扎稳打,不断围绕市场需求创新产品、技术,实现企业业绩稳步增长;过去的一年中,他领导超图相继并购南康科技、国图信息、世纪安图,在巩固GIS基础软件领先优势的前提下,完成了对智慧城市、不动产登记乃至农业普查等多个领域的市场布局。无论是长期坚持的日积月累,还是相时而动的收购大案,宋关福都是极低调地处理,未在公众面前多着一墨。
而这一次,宋关福带领团队直面媒体,一方面详细解读超图2.0时代的企业战略,一方面就最新发布的SuperMap GIS 8C(2017)相关问题与记者进行交流,左手战略,右手产品,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崭新的企业发展图景。
哪五大因素驱动了中国GIS 30年的快速发展?
宋关福在发布会现场做了题为“中国GIS基础软件30年”的报告分享,他回顾了中国自主GIS由追逐到超越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超图也从“探索、创业的0.9时代”发展到“聚焦、做强1.0时代”,直至今天“做强、做大的2.0时代”。
“从GIS软件类型来说,第一个年代是1987年,简单的桌面GIS软件开始发展;2000年以后是组件式GIS、WebGL、空间数据库技术和三维起步;2010年新一代三维GIS兴起,云GIS和GIS大数据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宋关福用三句话简单地回顾了中国GIS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他点评说,“而对于自主GIS基础软件来说,上述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追赶阶段,通过测评刺激大家向国外软件学习;第三个阶段是并行阶段,自主GIS基础软件与国外软件同步探索新技术,甚至有些技术比国外软件发展得还要好。”
据中国市场情报中心发布的“2015年度GIS基础软件市场份额”(按合同额),自主品牌在GIS基础软件市场中的份额已经取得突破,首次超过了国外的软件。
那么,是什么因素驱动自主GIS基础软件在中国的快速成长?对比日本、欧洲、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其自主GIS基础软件事实上并未如中国这样占到如此之大的市场份额。
对此,宋关福总结出五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第一个驱动因素是1996年科技部搞了一个GIS技术“比武”——GIS基础软件测评,这项工作一直到2009年因为行政原因取消。但是,这十多年的测评对自主GIS基础软件厂商技术进步取得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带动了行业内的竞争意识,也让自主GIS基础软件得以快速成长。
第二个驱动因素还是科技部,这是又一个“比武招亲”——2001年科技部推出了863项目,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第一次采用了淘汰机制,“当时海选5家承担项目,研发新一代GIS基础软件,2年后测评,淘汰2家,支持剩下的3家继续研发。”这一做法极大地刺激了自主GIS基础软件的成长。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中国GIS应用水平快速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中国政府投入很多经费来做IT,也给GIS带来了很多应用的机会,比如最初的金土、金税、N金工程,包括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不动产登记等多领域的应用。由此看来,中国的GIS应用需求目前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有领先的应用,就有领先的需求,就可以做出领先的产品。
第四个驱动因素是企业实力的持续提升,让企业有能力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让研发规模增大。早期,很多企业要靠科研经费的支持,而现在,很多企业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做研发。据悉,超图去年的研发投入超过8500万。
最后一个驱动因素是中国当地GIS企业建成了规范化研发机制。例如超图的精益敏捷研发管理体系,在产品立项机制、敏捷开发、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面向用户需求做了多个层面创新,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大时代下的超图脚印
超图于1997年6月18号创立于中科院北郊研究生公寓。“当时的超图有一个宿舍法则:每天进步一点点。直到今天,这已然是超图激励每一位员工的法则:每天必须进步一点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但是时间长了积累起来很有效果。”
宋关福介绍,超图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年到2003年,是探索和创业阶段;从2004年-2015年,是超图1.0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聚焦、做强;从2016年开始,进入了超图2.0阶段。
在0.9阶段,超图做GIS平台软件、GIS工程项目、地图数据生产和导航硬件、遥感影像。在1.0阶段,超图钟耳顺董事长带领大家做了收缩,业务更加聚焦:剥离了遥感部,放弃了数据部,聚焦GIS基础软件和个别行业的应用软件。在业务收缩的同时,超图反倒做得风生水起。2009年超图上市,基础软件份额得到大幅提升。
“超图是一家很小的企业,一个收入只有4.6亿的软件公司,预计2016年收入会超过6个亿,不过超图还是很小,虽然我们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做强了,但是企业并没有做大。”宋关福坦言,“因此,2015年钟耳顺董事长提出超图要进入2.0时代,就是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
在2.0阶段,2016年,超图开启了全新的GIS基础平台软件业务、GIS应用软件业务、云GIS和大数据业务、国际业务四大业务线,由此形成超图2.0时代的全新业务架构:聚焦于GIS基础软件的超图软件公司;聚焦于行业应用软件业务的公司,包括超图信息及南康科技、国图信息和世纪安图公司;旨在大力拓展国际GIS市场的超图国际公司;旨在成为创新的GIS云与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的超图数据公司。
未来,超图将以创新技术体系为主体,坚持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更好地服务用户。这样的“双轮驱动”一方面以超图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核心技术为纽带,实现超图现有业务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并购或投资的方式,扩展企业的增长空间,将让“不一样”的SuperMap GIS技术在“不一样”的发展平台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采访的最后,在谈到推动GIS技术的发展时,宋关福表示,每家公司都希望自身技术可以达到业内领先,而最直接的做法是要将超图研究院墙上贴的创新内容转化为真正的创新技术,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增强客户竞争力。“我们要成为全球领先的GIS品牌”,宋关福表示,这是超图征途的最终目标。
对话宋关福
1、当前大数据与GIS的结合非常热,SuperMap对国家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推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宋关福:超图主要是提供工具,让更多企业、机构可以方便地分析大数据。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价值密度低。某种意义上,大数据是数据的贫矿,而贫矿挖掘比较复杂,所以只有一些高端研究机构和企业才有能力挖掘。而SuperMap GIS基础软件新增的大数据模块降低了挖掘门槛,让更多的政府单位和企业能够通过它挖掘位置大数据的价值。
2、在政府业务之外,超图的GIS软件有没有更广泛的行业应用空间或者是民用空间?目前该领域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宋关福:目前,超图的GIS基础软件、平台软件有很多的企业用户,只不过超图自己很少去做这部分的项目,而是把机会留给了中间开发商。例如,通信公司利用GIS软件架设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利用GIS软件铺设地下管线等,这部分的应用空间很大。
目前来讲,政府级应用市场要比企业级应用市场要大一些。大家都知道,传统的GIS是高消费产品,很多中小型企业用不起。如今,超图正在探索新的云模式,用户可以不用购买数据,也不用购买方案,租赁式服务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用上GIS。
3、实际上,超图自己也在做项目,是否会与二次开发商有冲突,如何处理?
宋关福:类似于微软的操作系统,超图的核心业务也是基础软件。但超图信息和新加盟的3个公司(国图信息、南康科技、世纪安图)都是以行业解决方案为主,这些公司仅仅聚焦于少数行业,更多行业还是支持开发商去做项目,但尽管如此,这方面可能还是会和行业伙伴有一定的冲突。针对这种情况,超图保留了一支独立的基础软件营销团队,一旦出现项目“打架”的情况,这支团队就会把情况如实反映给管理层,然后,通过内部决策机制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这个项目,以求尽量减少开发商和项目实施团队之间的冲突。
超图决策的关键考量在于,谁能做好,谁的服务更有优势?目前,超图现有600多家开发商,尽管搭建两个不同的销售团队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但是为了维护合作伙伴的利益,超图依然愿意去完成这样一件事。
4、我们注意到,这两年超图的并购显著增多,未来是否会延续这种思路?这对您本人及超图是否带来新的挑战?
宋关福:这两年,超图的并购脚步确实在逐步加快,这也是超图“双轮驱动”发展的要义所在。未来,超图还会继续沿用并购的方式进行一些快速扩张和成长。
连续并购确实会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一些挑战,但从超图现有的发展情况看,收购的几家公司经营理念与业务范畴较为接近,在管理方面有认同感,更容易发挥1+1>2的合力。不过,未来公司会有一些新的架构和组织方式调整,我们也在持续学习和探索中。
[责任编辑: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