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环保网讯,李红浙江报道
日前,笔者在浙江温州乐清市乡镇走访时,遇到柳市镇黄华关村的干部群众,了解到,在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的路上,在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华关村遇到了困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烦恼。
乐清公园上演“苦肉剧”
在柳市镇黄华关村,有村干部和村民反映,10月8日下午,有人组织黄华关村几十个大爷大妈,还强迫下跪,在乐清公园上演了一出“苦肉剧”,拉上横幅摆拍数分钟后迅速离开,传到网上,羞辱柳市镇黄华关村村两委干部,矛头直指村书记张XX为“村霸”。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图为10月8日乐清公园事件现场
据黄华关村村干部和群众介绍,“10月8日乐清公园事件以及同一伙人多年来在村里的所作所为,均是因为个人恩怨和公报私仇,是无中生有和歪曲事实的恶意诽谤,且主谋能够多次逃避法律制裁”,给黄华关村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村两委干部的名誉被长期损毁,精神上苦恼,工作积极性被挫伤;广大群众的思想被扰乱,干部群众的团结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村里的各项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阻碍,出现停滞趋势,已经引起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警觉和重视。
笔者找到了几位到现场的村民了解情况。村民林元占的妻子叶大妈今年快70岁了。据叶大妈说,10月8日中午,在家刚吃过午饭,在家门口的路边休息,一辆出租车突然停在身边,一个本村的妇女喊她上车,说是去玩,一起去很快就回来。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就上了出租车。后来才知道,是去下跪,拍照,辱骂村书记张XX。我没有跪,脚不灵便。叶大妈表示,本来就是说来玩的,早知道的话,就不去了。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左为黄华关村民林元占妻子叶大妈
当时参加乐清公园下跪一事,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抹不开村里一个乡亲邀请时的面子,所以就糊里糊涂就随大流去了,去了以后才明白,但后悔也晚了。
走进另外一户叫张育的村民家中。主人向笔者回忆说,10月8日中午,同村的一位妇女名叫郑X芬,与他有点亲戚关系,来到他家邀请他一起去乐清,他不肯去。郑星芬说,要抓会抓她,不会抓他。还说,上次投的钱有钱分了。如果不去,就没有了。因张育走不开,老婆阿蒙就跟郑X芬一起出发了。但是,去了乐清公园后,根本就没有什么分钱的事情,还让人下跪。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图为黄华关村村民张育接受采访
深入群众解开“连环套”
笔者走进柳市镇黄华关村,访问了村委干部、老年协会会员和农户村民,揭开了困扰黄华关村干部群众思想的一环套一环的谜团。
据一位村干部介绍,“在黄华关村长期惹是生非的组织者,是本村62岁的村民郑XX,外号:蓝胡”。自2001年以来,多次煽动不明真相、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先后就该村发展建设用地、账务公开和村干部个人等事项发难,通过信访和网上传播等方式,向村两委及个人进行攻击,但经过上级纪委和公安部门调查后,每次都是因为缺乏相关证据而息访或结案。可是,今年62岁的郑XX依然我行我素,故伎重演。
据了解郑XX的一位老年协会会员代表说,郑XX父亲过世了,母亲健在。三个女儿都出嫁了。可能是因为运气差,早年,他经常在东北及大连“跑江湖”,但做生意亏本,竞选村长又落选,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于是,在本村范围内有意或无意地开始实施他的连环圈钱行为。
1992年期间,郑XX以到东北买船为名,让表兄及其他亲戚集资。然而,这些亲戚集资后,不仅没有看到船的影子,所投资金也无影无踪。事情发生后,亲戚报案,警察把郑XX拷到拘留所,但至今还没有讨回这笔钱。这一次,郑XX套取钱款300万元。
2004年,郑XX以村干部张XX私营造船厂“占用集体滩涂”为由,又开始一次圈钱活动。在村里搭台、敲锣,挨家挨户通知,鼓动村民说,“集资打官司,把船厂搞回来归大家,有上亿的钱可以分。出资多的多分,出资少的少分”。有400多人被诱惑集资,少则100,多则上万,全数落入郑XX的口袋。由于造船厂是经过政府及海洋渔业部门合法审批使用滩涂,这个官司自然是原告输了,400多人的集资款又血本无归。有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说,曾亲眼目睹郑XX展示过自己用于记录的有400多人的集资账本。
一位村里的知情人说,在上述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之后,郑XX为了继续完成他的圈钱计划,稳住那些“投资者”,于2013年实施竞选村主任的计划,要求前期的“投资者”继续支持他,承诺当上村主任后为他们争取更大利益。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郑XX计划又一次让“投资者”失望了。
村里一位老年协会的知情人说,就这样,郑XX越陷越深,现在,就连老头老太的100元也骗去不还,因此也套住了部分老人跟着他团团转,为了讨回辛苦钱,村里不少大爷大妈不得不听他摆布。
村民张育的妻子阿蒙参加了10月8日下午乐清公园下跪的闹剧。张育讲温州方言,普通话讲得不太好。在他的一位男性亲戚的帮助下,我们明白了张育的意思。
张育说,自己是一位泥水工,跟着舅舅在工地上干活。有活的时候每天能赚200元。
今年6月份,郑XX找到他说有投资赚钱生意,投的多就多赚;投的少就少赚的少。张育没有什么钱,说投资200行不行,郑XX说“可以”。就这样,郑XX把张育的200元钱拿走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报,本金200元也不知去向,因为没有给任何手续。
据张育亲戚介绍,张育今年50岁,和阿蒙夫妻两人都是非常老实的人,也不认识什么字,没见过什么世面。欺骗这样的老实人搞什么投资,连200元都不放过。
纪检部门揭开“庐山真面目”
笔者在黄华关村走访时发现,村干部和群众提到频率最高的名字是——郑XX,说他十多年来在村里集资的由头就是上访举报村干部的“问题”,他反映的对象主要是现任黄华关村党支部书记、乐清市人大代表张XX,还利用网络大量传播。
通过走访、上网查阅,笔者进行汇总、梳理后显示,郑XX反映的主要内容有:“张XX贿选拉票”、“侵吞集体土地租金”、“用集体土地抵押贷款2亿元”等4个方面,而且先后连续“转战”十多年。
黄华关村民郑XX反映的问题果真如此吗?真相究竟如何?为解开谜团,笔者又专门走访了乐清市和柳市镇有关部门,终于揭开了“庐山真面目”。原来,郑XX没有从事正当的职业,长期以“为民请命”自居,上访为生。即便如此,乐清市、柳市镇两级纪检部门对黄华关村郑XX的上述反映仍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给出了结论。
一是,关于反映2001年张XX贿选拉票问题。经查,张XX于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担任黄华关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郑XX一直未能提供合法确凿的证据证明张XX贿选拉票,仅凭主观臆断。况且2002年选举已过去十几年,因时间太久,难以取证;郑XX也难以自圆其说。
二是,关于反映2002年张XX利用自己手中权力,迫使黄华关村村民委员会将村集体土地低价租赁给自己,然后高价转租,侵吞本应属于村集体的收入等问题。经乐清市纪委调查:张XX自2000年开始向村里共缴纳租金606.2016万元,且都在协议签订时一次性付清,租金的标准和收取方式均经过黄华关村双委及村民代表大会商量决定,所以,该问题反映失实。
三是,关于反映2012年张XX的帆顺造船厂,将黄华关下涂果园85余亩集体土地抵押给银行,贷款2亿元用于给自己的造船企业问题。乐清市纪委调查后,事实是,经层层审批后,2009年11月2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帆顺船业集团有限公司基建项目海域使用的批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发放了《海域使用权证书》(国海证09330027号),同意填海造地5.6350公顷(约85亩)。2010年9月,张XX将《海域使用权证书》作为抵押,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乐清支行贷款6700万元,而不是用集体土地抵押贷款2亿元用于给自己的造船企业。
四是,关于反映村民张X敏因提出张XX控股的帆顺公司船坞租金收取不合理一事,张XX指使张X永(现为黄华关村村主任)将其刺成重伤。经柳市镇纪委调查:此案件由乐清市公安局黄华边防派出所于2009年11月29日予以立案,责任人双方经社区调解,由张X永赔偿张海敏医药费20万一次性了结,并无直接证据证明该案为张XX指使张建永所为,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
在走访中,本网还了解到,郑XX反映:自2005年以来,黄华关村民以书信和当面递交材料的方式,先后向柳市镇政府、纪委及乐清市、温州市和浙江省有关部门进行集体实名举报,但始终没有任何结果。
事实上,该反映与实际大相径庭。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柳市镇党委政府、纪委和乐清市纪委、信访局,对于郑XX等黄华关村民当面递交的材料均已受理,也各自接到上级交办的郑XX等黄华关村民实名举报件,并根据举报内容认真进行了调查。乐清市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2015年6月3日出具了书面初查报告,柳市镇纪委2016年1月20日出具了报结报告,并面对面口头向信访人进行了反馈。镇信访办2016年7月25日出具受理告知单,2016年9月18日出具答复意见书,并直接送达,由举报人之一张祥国代为签收。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图为黄华关村自筹资金建造的老年活动中心大楼
黄华关村干部群众的心愿
经过深入走访得知,黄华关村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村民郑XX等人,以访为生,借为村民争取利益为名,骗取村民特别是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辛苦钱。郑XX曾在一次被柳市镇干部约去谈话时坦言:“前期的集资款没有办法还,更没有办法兑现承诺,只能以各种理由继续套钱上访。如果待在家里,讨债的人每人撒泡尿也能把我淹死。”
黄华关村干部群众抱怨说,这些年,郑XX等人导演的“窝里斗”,给黄华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黄华关村的经济排名,曾经是当年黄华镇的老大,现在沦为柳市镇的“尾巴”,全村年收入仅几十万元。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发展都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
在走访中,黄华关村许多干部群众,希望笔者向党和政府传递他们的心声:上级在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的同时,对搞乱本村发展、浑水摸鱼的害群之马予以严肃查处,让村民安居乐业。
在此,笔者也希望乐清市和柳市镇有关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浙江省委省政府自“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严厉打击长期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邪恶势力,维护柳市镇黄华关村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保护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把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等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