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正文

重庆棚户区改造为啥这么顺

时间:2017-02-01 16:00:06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过完年,新房就能拿到钥匙了!”61岁的万银春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数着日子盼着过完春节。老万和儿子原来住在重庆市渝中区下罗家湾,14平方米的平房,阴暗潮湿。2015年4月,这一片区被列入重庆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搬迁意愿摸底时,万银春积极表态:“早盼着搬呢!”

  好事多磨。老万家这个片区的16户居民中,有3户不同意安置方案,不愿签字。政府部门很上心,考虑到片区部分房屋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区棚改指挥部决定,对民意支持率高的13户作为单独的网格率先启动征收。不到一个月,万银春和12户邻居全部办完了搬迁手续。经过多次沟通,剩下的3户居民也最终同意了安置方案。

  作为重庆老城区,针对城市棚户区量大、点小、面广的特点,渝中区创新推出“网格化”改造模式:结合房屋物理空间、安全等级以及地块改造需要,将棚户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对条件成熟且支持率达到100%的网格率先启动;对个别住户不同意改造的网格,通过动员和思想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启动;对个别不同意改造住户且思想工作未起作用的网格,暂不征收。“以民意支持率排序,既尊重了群众意愿,也促进了棚改工作的整体推进。”区棚改指挥部的蒙明赋介绍,截至2016年12月,全区棚改工作平均签约率达97%,受到居民广泛拥护。

  “鼓励创新,提升效率”,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棚改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基层执行不走样。“告别棚户区不再遥遥无期”,已成为山城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利。

  在“自治式征收改造”模式下,南岸区弹子石街道居民吴忠诚只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新居梦。该模式将“改不改”的决定权交到群众手里,根据住户搬迁意愿,科学设定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生效比例,规定期限内住户签约达到生效比例,项目便可正式实施。

  去年5月,吴忠诚所住片区启动拆迁,他由于在住户中颇有威望被选为居民代表。征收启动前,老吴同征收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参与调查摸底和风险评估会,确定了90%为签约生效比例。居民代表全程参与,评估机构居民自主选择,搬迁补偿方案公开,补偿情况上墙公示……不到两个月,住户签约率达95%以上。“真正‘居民做主’,项目顺利启动,大伙高兴搬家。”老吴竖起大拇指。

  结合本地实际,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思路印发房票,将应安置的房屋转化为货币,以房票形式出具给棚改居民,由棚改居民自行向参与房票结算的房地产企业购买商品住房,满足群众多样化安置需求。

  “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创新工作方法,不仅找准了棚改方向,也提高了安置效率,促进了社会和谐。”重庆市城乡建委主任乔明佳介绍,自2013年新一轮棚改工作启动以来,截至2016年12月底,重庆累计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108.94万平方米、9.55万户,惠及群众35万人。(记者 崔 佳 李 坚)

  【记者感言】

  棚户区改造是群众期盼的好事,但喜迁新居的过程并不简单。尊重群众意愿,才能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关键;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找到把好事办好的突破口。创新也是改革,贴近百姓的创新,提高的是工作效率,彰显的是民生情怀。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