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营快讯>正文

“虚拟现实”圆明园 数字复原六成园景

时间:2017-04-19 12:00:14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

乾隆时期,圆明园方壶胜境复原图。清华大学供图

  截至目前,圆明园精准数字复原达全园总量的60%。昨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团队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成果。作为梁思成的学生,郭黛姮和她的团队利用严谨精确的数字化建造,用15年时间重现了圆明园的历史原貌。

  不同景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面貌

  今年是圆明园建园310周年,为了让这座承载历史和记忆的“万园之园”重现当年模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带领她的团队用了15年,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目前,精准数字复原景区达全园总量的60%。

  15年,如果用数字来形容,80余位专业人员,15年专注于遗产保护,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了解圆明园的性质特点,团队里一位博士生天天骑着自行车去国家博物馆查阅皇帝的起居注,发现皇帝驻园时间超过居住在紫禁城的时间,最长的一年能住300多天。”郭黛姮介绍。

  这也让研究人员们认识到,圆明园是皇帝“临朝理政”的场所,实际上是紫禁城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而不只是皇帝的离宫别苑。帝王的旨意是左右景区建设的关键,园中建筑与园林的上百组景区,大都是为了“理政”来服务的,园中景观随着帝王审美理想的需求多有变化。

  复原之后,不同景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面貌,有的景区可以看到在5位帝王使用中发生过7次变化。

  每复原一个景区需要10多道程序

  “文物建筑要保留原有状态,但百姓心里也有遗憾,不知道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希望还原圆明园的样貌。”郭黛姮说。

  郭黛姮和团队成员对每处建筑都要从内部结构做起,柱、梁、斗拱、椽子、门窗、瓦件、吻兽等都要求三维建模,彩画要按照不同的时代风格绘制,并体现出时代风格和场景的变化。每复原一个景区需要10多道程序,包括遗址信息精确采集与记录,文献资料精细研读,样式房建造技术分析,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等。

  这些真实准确的圆明园影像,普通百姓怎么才能看到?“虚拟现实”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和圆明园虚拟游园系统就是研发成果。这个导览系统是一个集合海量数据,集定位、导航、位置识别、音频讲解等于一体的圆明园移动导览产品和高清沉浸式体验产品。现在在圆明园景区,花30元左右,就可以使用。目前的使用量已经超过几十万。

  ■ 对话

  郭黛姮:希望科研成果能够为公共服务

  新京报:如何理解精准数字复原圆明园总量的60%?

  郭黛姮:这60%指的是,复原的部分确有依据,查到了具体样子,找到了各种档案,综合起来进行的复原。将历史研究成果融入到数字化当中,这是最大的特点。

  剩下的部分,一是因为圆明园的遗址没有全部露出来,有部分被占压了;还有的是只有一张很简单的平面总图,但这个房子到底是什么样,没有任何资料,等等情况,不能准确复原。

  新京报:为何经历15年这么长的时间做这件事情?是否想过放弃?

  郭黛姮:之所以进行的速度没那么快,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经费少,做这个研究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一开始清华拨了15万元的启动费,后来和其他机构合作得到的一些经费,海淀区政府也给了些支持。当时有些人做其他的建筑设计,把赚的钱再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目前收到的回报仍较少,但一直坚持了下来。如果有经费,以后还可以做更多精益求精的景观和产品。

  新京报:接下来团队会进行哪些工作?

  郭黛姮:希望科研成果能够为公共服务,促使大家认识古代文化遗产,热爱它们。以后希望做更进一步身临其境的数字化产品、更体现情感交汇的项目。目前,团队正在推进“混合现实”和“感映现实”两个创新项目。随着圆明园考古发掘推进、基础条件改善,团队还将进一步扩大数字复原的研究范围。(记者沙璐)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