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陈听雨) 4月2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2017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在会上作了题为《谋篇布局 系统推进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新篇章》的报告。
许强在报告中回顾总结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年建设情况。三年来,全市科技系统推动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突出表现在从“设计图”到“施工图”,顶层设计系统有力;加强央地协同,建立组织架构;深化先行先试,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创新引领,驱动经济转型发展;完善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几个方面。许强介绍,三年来北京市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做了5个方面工作。
一是央地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承接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养吸引了王晓东、施一公等一批领军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重大成果。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19项技术中,北京占比55.7%。北京地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占全国的31.5%。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发布国际标准229项,比2013年增长40%。
二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编制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支持曹妃甸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4+N”功能承接平台建设,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近6000家。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三年来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年均增速29.5%。
三是持续探索制度创新。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中10项为全国首创试行,通过新政为336人办理“绿卡”,实现突破性增长。工商登记改革、投贷联动试点启动实施,中关村银行获批筹建,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成立。全市125家机构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活跃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占全国的80%。以政策与制度为先导的创新创业生态已成为全国典范。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国家蛋白质组科学中心建设发展,推动成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设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创新基础研究领域PPP投入模式。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累计促进800余个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价值227亿元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2%向其他省区市辐射和出口。
四是引领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三年来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1%和12.9%。产生了高温铁基超导、55nm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北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高性能大型钛合金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首先实现了在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装备上的应用。推动机器人整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生物医药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销售利润率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户北京;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0.9万辆,规模全国第一。与科技部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搭建了5个国家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平台,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1%。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开展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支撑区域污染物浓度下降和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燃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信息的实时监测。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开展冬奥会食品供应与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五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对“三重一大”等事项的主动监督,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实现连续七年“零投诉”。
许强对2017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介绍,今年一季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和项目已启动99%,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是围绕六个方面狠抓落实,一是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二是加强创新源头供给,三是加强改革攻坚,四是建设区域创新高地,五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团队,六是做好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