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以燎原之势火爆发展了一年,如今正在经历新一轮生与死的博弈,众多平台已经偃旗息鼓关门大吉了。自封“最火爆全民直播”称号的映客这一年来,遭遇了涉黄涉毒、黑屏门、数据造假、股票被出售、企业被转卖等各种危机,那么,现在是不是有所改观了呢?爱马,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映客再造网友吐槽,很多直播间互动不起来,都没几个真观众,那些“不离不弃”的观众近乎96%似乎依旧是机器人刷出来的假观众,“感觉自己从头到尾进行了一场假直播”,网友说。
行业人士表示,通过专业机构数据表明,如今映客直播日活跃和月活跃数都大不如前,APP下载量逐渐减少,环比增长率有几个月还呈现负增长,发展疲软。因此,映客不再是直播界曾经仰之弥高的独角兽。而为了用户流量,映客染上的直播平台习惯性数据造假综合症根本无法摆脱,假观众一直是映客直播的“独特风景”。用句时髦的话说,映客也是蛮拼的,一直让机器人24小时上岗。
专业人士分析道,其根本原因在于,映客这种近乎96%都是机器人的烧直播的虚火的生存方式,使得用户粘度实在差强人意,无法留住用户。因而,经过了一轮洗牌之后,未免虚火太旺以致引火烧身了,如今媒体便曝出映客转卖的各种传闻,闹得满城风雨。
行业人士进一步表示,客观地讲,自从互联网行业在十多年前热起来后,各种刷就从没停止过。网络游戏靠刷,一开测就是10万+用户,结果进去一看,广场上没几个人;网店靠刷,新品一上架好评不断,间隔酒几秒。因此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没什么不能刷,只不过刷榜、刷单也该有节操,是不是适度。映客由于直播刚发展没几个月,就打出了一亿用户的旗号,这个数据看着实在太过玄乎,因此被网友扒出黑屏门、机器人粉丝等内幕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映客的“黑屏门”、机器人粉丝其实就是在这种逻辑上成立的,给个基本分,让主播有点自信心,让观众乐意点进去瞧一瞧,这就是一个拉客的法子。只是每每平台给自己刷过“好评”后,不免会自动“遗忘”,然后将此类加权的结果,计算到自己的业绩之中,而再以此拉动风险投资,抢占市场占有率,撬开直播界头把交椅那就是想当然了。
最终,媒体便曝出溢出的一亿用户数据里,就有了泛滥多的N个“21人”。这样自我加冕的刷法,近乎耍猴,也就是能忽悠一下揣着钱、想要投个机的阔佬而已。而且,把心思都放在吹牛和喜刷刷之上,最终平台没人气、主播不玩了,还活个什么劲啊。映客这一年来,不免遭到不少专业人士反诘,难道直播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主播一个激励、用户一个吸引,同时给风投一个虚幻的期望吗?“如今再来看映客的发展轨迹,真是自己挖坑自己埋的典范”,网友吐槽。
为此,自媒体八姐还专门曝过映客,八姐觉得,小规模地刷刷、用户起来了之后就不刷了,这叫“小刷怡情”,无伤大雅,但你要是全靠刷量,那就不太好了。而八姐从36氪研究院内部获得的一份分析报告则显示,直播平台映客的刷量率高达99%,也就是说,调查发现,映客直播间的100个观众中,只有1个是真实的,这个刷量率比网友曝光的96%还高。
八姐针对映客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观众的信息存在很多疑点:排列在最前面的若干位观众(浅蓝色部分),其映客号不规则,而之后的观众(浅灰色)映客号均以4000开头,并符合一定递增规律,与实际情况不符。我们初步判断浅蓝色之后的观众全部为机器人。进一步验证,浅蓝色部分的观众、粉丝数、关注数等其他信息均是不规则分布,而浅灰色部分的观众关注数统一为1000。这样一来,我们更加确信以4000开头的并符合一定规律的观众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机器人观众。”
除了观众数真实性太低外,36氪研究院的这份报告还指出,因为映客直播内容质量平庸,观众的付费转化率也比较低。
根据报告,映客的在线观众转化率为57.1%,即平均在线观众数是进入房间的总观众数的57.1%,这个指标反映直播的质量和观众对直播的粘性。粉丝转化率为0.5%,即进入某直播间中的全部观众(包括假观众),平均有0.5%转化为该主播的粉丝,也就是说,200个人进入直播间(包括假观众),就有1个人会关注主播。粉丝付费转化率为9.4%,假设主播付费的用户均成为主播的粉丝。数据表明,热门主播的粉丝中,每10人就会有1人为主播送出映票。根据粉丝转化率,推出观众付费转化率为0.5‰,平均2000位观众(包括假观众),会有1人为主播付费。
另外,报告也称,绝大部分的用户贡献了少数映票(映客内部虚拟货币), 而大部分映票由极少数人送出,简单点说,也就是,映客的付费是由大V驱动的,付费行为不符合全民化结构,嗯,全民直播啥的都是幌子呐。
于是,浮华之下,直播行业的泡沫不断溢出。去年9月,映客的股东昆仑万维宣布转手其所持有的映客3%股权。若非是股东出售股份曝光了映客的财务状况,恐怕外界仍难以窥探映客直播平台的水有多深。股东昆仑万维公告显示,2015年映客总收入为3048.36万元,净利润为167.28万元。也就是这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如北上深的一套豪宅。事实上,盈利难的问题一直伴随着直播行业的发展,像映客仅依靠打赏分成的商业模式过于单一,难以抵消带宽和签约直播的成本。这也使得最近出现媒体爆料的映客转卖的传闻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