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无限期休假后一周,卡兰尼克宣布正式辞任Uber CEO之职。自2009年创立Uber以来,卡兰尼克在Uber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大权独揽的角色,他通过一系列的融资并购,以及在美国及全球市场的病毒式扩张,在颠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同时,也将Uber变成了估值680亿美元的巨无霸式创业型企业。然而,这一切,似乎都要在现在戛然而至了。
一年时间由盛转危 Uber的症结是什么?
一年之前的6月份,卡兰尼克拿到了来自沙特主权基金高达35亿美元的融资,打车、外卖、无人驾驶等业务也开展的如火如荼,Uber的前景一片光明。变数似乎发生在2017年,当Uber高管性骚扰丑闻曝光之后,接踵而来的负面让Uber麻烦缠身。前后近20名高管的离职,同谷歌旗下无人驾驶企业waymo的侵权诉讼,和政府监管玩儿猫鼠游戏,怒怼司机等,让Uber这家明星企业始终处在愤怒的舆论浪潮之中。Uber在大本营——美国本土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不断下滑,最终导致了投资人的联合逼宫,卡兰尼克黯然下台,失去了这家他一手创立的公司的领导权。
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一个“如何看待 Uber CEO 卡拉尼克宣布无限期休假?”的问题下,获得最高赞同的回答来自一个名为“硅谷密探”的账号,该回答认为,近期曝出的关于的诸多罪状,只是“小问题”,真正造成Uber当下危局的是大众对其模式可行性的质疑。他表示:这只独角兽已经长到了鲸鲨般的体积,高增速逐渐放缓,接着就会停止,但它仍然看不到高盈利、赚大钱的希望,已经有人开始质疑其模式可行性。一旦利好消息不再,质疑声起,那么此前被忽视的“小问题”,就被搬上了媒体头条版面深入讨论。(来自知乎硅谷密探)。
Uber当前的核心业务——打车,对于抽成有着极高的依赖,在历经了数年高补贴式的跑马圈地之后,补贴逐渐降低,Uber的亏损也在逐渐收窄,但仍然处于高位。根据6月1日Uber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Uber仍然巨亏7.08亿美元,虽然环比2016年四季度收窄29%,但额度惊人。短期内并没有盈利的希望。而且在强有力竞争对手的阻击之下,Uber无法利用垄断地位通过从司机端获取更高的收入,否则将面临司机流失和体验下降的风险。
为打破僵局,Uber不得不加注于新业务的开辟,外卖、全球化、无人化驾驶等都是基于此,但除了外卖,这个同样在亏损的行业之外,Uber的全球化在中国折戟,无人驾驶因为激进的策略,走进了违法犯罪的黑色地带,被谷歌告上法庭。种种迹象表面,Uber要实现自己对投资人的许诺,难。
模式之殇 程维的滴滴同样需要面对
同卡拉尼克相比,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显然要轻松许多。4月28日,滴滴拿到了来自软银领投的55亿美金,并且通过投资人透露,虽然管理团队股份被稀释到了8.4%,但是主要投资方已将投票权委托给滴滴管理层,加强了管理层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也就是说,程维的管理团队仍然保持着对滴滴的控制。
然而,卡兰尼克在一年前同样对Uber保持着绝对控制的时候,又何曾想过今日今时呢?资本永远是嗜血的,一旦让资本嗅到失败的味道,他们有无数种方式取回自己的表决权,将程维和他的管理团队清除出局,这毋庸置疑。问题是,滴滴会不会重蹈Uber的覆辙?
对比滴滴和Uber,两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除了产品层面的雷同,其盈利模式和发展蓝图也几乎如出一辙。在盈利模式上,当前都对抽成有着高度的依赖;在发展蓝图上,都押注于全球化布局和无人驾驶的未来。Uber走不通的路,滴滴能走通吗?
打车业务作为滴滴的主营业务,当前正在经历着补贴降低和网约车新政的双重打击,一度占据GMV主要来源的快车业务正面临着灭顶之灾,价格上升、乘客流失、司机转行,滴滴正在试图通过对服务和安全的投入来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赖,但进展缓慢。抽成模式在低油价、低车价、高客单价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无法盈利,在中国仅仅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出路也不明朗。
而全球化和无人驾驶方面,滴滴始终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同美国打车软件Lyft的合作终止,在东南亚以投资的方式入股的本土打车软件也面临着和Uber的对抗,而无人驾驶业务,滴滴也只是在最近才在硅谷成立实验室,比Uber更晚,如果采取类似滴滴一样激进的技术和人才积累手段,难免陷入同谷歌等无人驾驶领先企业的竞争漩涡,走上对簿公堂的老路。
综上所述,当前看似稳定的滴滴出行和程维,同Uber和他的掌舵人一样,仍然在寻找盈利的道路上彷徨无措,这个看似无坚不摧的庞然大物内里危机重重,就像程维表述的那样:也许下一秒就会死掉。如果滴滴无法在盈利和业务开拓,这两方面中的任意一个之间谋得突破,迎接他的就是卡兰尼克式的结果——黯然出局,拱手让渡控制权。
或许,这已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