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越来越羊毛化,增量用户增长速度缓慢,合规困难,这对中小平台威胁挺大,平台越来越难做了。”日前,一位互金行业人士在华夏互金群的感叹引起圈内的认同。
对于网贷平台而言,持续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整个行业进入整治和整改的深水区,网贷平台的资金端和投资者也带来深刻影响。
虽然网贷平台的合规化在加速推进,但是跑路、停业等问题平台仍较多。而普通老百姓对p2p理财印象中的“非法集资、诈骗、跑路、风险大”等标签并未消减,投资者的不安全感反而有所增加。
加上互联网金融整改,一些传统的广告渠道被禁,这大大压缩甚至切断了P2P传统线下渠道的营销推广和品牌宣传。这导致新入场的投资者大大减少,不少平台面临新增投资者疲软乏力的局面。
目前,P2P平台获客的成本不断高企,从几百元上涨到最新的上千元。两千多家P2P平台面对于存量资金的争夺也日益激烈,一些存量的老用户成为争夺的对象。
“这些老投资人随着投资年限和投资经验的逐渐积累和增加,对平台安全程度的把控越来越熟练,在同等安全情况下,投资逐利性导致老投资人只看平台活动力度和返利大小来决策是否投资和投资金额。同等背景下,一个点的收益就可以让用户离开。”聚金资本副总裁魏庆辉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有关统计,目前人均投资10个以上p2p平台的老投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人投资50个甚至100个以上的p2p平台,投资人的资金在这些平台之间流转,谁的活动力度大返利高就去谁那里,存量的博弈,这导致平台投资者羊毛化的趋势明显。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由于常规的投资渠道被禁,新增投资群体明显疲软,而存量的投资者都有丰富的经验。“很大一部分老投资人凭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在圈定几百家比较安全的平台后就开始撸羊毛,撸完这家换那家,而平台总是要搞各种营销活动,这导致老投资人羊毛化。”
魏庆辉也深有感触,他介绍:前几天在杭州一个会议上跟投资人聊天,他们把自己全家老少十几口的身份证、银行卡等都用上,就是为了参与平台方的吸引新客户活动,“甚至有人把自己的一百万资金分布到自己家里十个人的银行卡里,同时用这十个人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每人再投十个平台,相当于一个人的100万资金用十个身份投了100个平台。”
这对于P2P平台而言,相当于花了大量营销推广成本(基本五百至一千元),却只得到了一万元的投资,而且还没忠诚度,参与完活动撸完羊毛就走了。“这对互金平台方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现象导致平台方运营成本急剧高升,而新增投资人的教育又跟不上,增量疲软乏力!长期持续下去,互金平台将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魏庆辉说。
由于运营成本高企,一些平台已讳言盈利。“我做P2P六七年了,去年是所在平台第一次实现年度盈利,但估计今年很难延续去年的势头。”有深圳地区的P2P平台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各种成本不断上升,P2P要实现盈利的确不容易。
此前像陆金所、信而富、你我贷、ppmoney、宜人贷、微贷网、红岭创投等14家平台进行了信息披露,这等14家平台中,收入超过亿元的平台预计有8家,亏损的平台有5家。
如今,在严监管的大潮下,想要继续生存下去的P2P平台都在竭尽全力地朝合规方向奔跑。然而,即使达到合规的全部指标,盈利依旧是一家企业的终极目标。如果无法实现盈利,多数P2P平台仍旧难逃被淘汰的结局。
有平台负责人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合规的账,这些合规成本至少包括:银行存管至少100万以上(存管服务费+技术对接费+公关成本+人力成本等),三级安全保护检测与评估费至少20万(检测评估费+公关成本+人力成本等,还不包含检测出安全漏洞之后的整改成本和拓展扩充软硬件的成本,如果要拓展和扩充软硬件,要花个小几百万很正常),律师事务所评估报告10万(律师评估报告费+人力成本),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报告10万(评估报告+人力成本),第三方司法交易凭证和电子签章10万。
“这些费用还只是中小平台合规的基本成本,还有很多没有算进去的。P2P的毛利已经越来越薄了,既要正规做事,合法经营,P2P很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