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债市发行热情并不高涨,但以ABS(资产支持证券)为主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却占尽了风头。
ABS上半年发行量一举超出公司债,银行是投资主力。相同评级和期限的信贷ABS品种比信用债品种高30~70bps。更重要的是,投资ABS在风险计提上具有明显优势,而投资信用债风险资本占用则高达100%,可为银行节约资本,增强收益。
从业者身价亦随之倍增。多数证券公司的投行部门之前并没有储备专门的投行团队,随着ABS的超预期增长。券商投行部门“挖人”开出的年薪已超百万。
发行规模井喷
记者根据Wind资讯统计发现,上半年ABS总发行量达4623亿,已经明显超出了公司债4139亿的总发行量。其中,证监会主管的ABS发行量为2711.6亿,银监会主管的ABS发行量为1911.8亿。
中金公司固收分析师张继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MPA考核、银监会严监管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以来银行资产出表的动力较强,导致上半年信贷ABS产品发行增速迅速上升。
而由于市场利率高企导致发行意愿不足,房地产企业、产能过剩等企业融资受限等因素影响,信用债发行量出现了萎缩。
上半年表现抢眼的ABS产品有三种:消费金融、租赁资产、信贷资产证券化,另外信托受益权ABS表现也比较抢眼。
首先,阿里小贷、京东白条等消费金融形式生命力旺盛,产生了较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需要。而这些现金流组成极为分散,偿付也相对稳定,因而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租赁资产证券化方面,2016年这一市场发行就已经突破千亿级规模。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在上半年严格的MPA考核下,银行出表的需求旺盛。而近两年来信贷ABS能有效地实现出表,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改善作用帮助很大。
如此生猛的增长速度,是否会引来监管的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产证券化目前整体还是在监管要求下规范地发展,尤其是标准化的ABS产品。按照现行监管规定,大部分不良资产都不会做成ABS,只有小部分偿付希望较大的不良资产才会考虑做成ABS。如果未来有进一步监管措施,大概率集中在私募ABS方面,对一些非标准化的ABS产品带来的套利行为推出相应的管理要求。
不只是高收益
到底是哪些投资者贡献了这么大的发行量呢?业内人士指出,一季度以来,在监管的影响下,银行委外虽有所减少,但仍是最主要的资金方。另外,基金、保险等非银机构也成为了近半年来的投资主力。
张继强分析,尽管ABS产品的总体评级与信用债品种的可比性不高,但AAA级信贷ABS品种仍具有相对较强的可比性。目前来看,相同评级和期限的信贷ABS品种比信用债品种高30~70bps,企业ABS品种的利差水平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机构对ABS的青睐,始于高收益,但不只是高收益。
对于银行自营而言,投资ABS在风险计提上具有明显优势。评级AA-以上的ABS产品风险资本占用为20%,而投资信用债风险资本占用则高达100%。银行配置资金量较大,对流动性要求相对不高,而投资ABS产品可以显著节约资本,同时增强投资收益,因此ABS产品受到了银行投资者的青睐。
在外界看来,作为“舶来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往往会带来不可测算的风险。但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表示,相比于传统固收产品,ABS能实现风险隔离,保证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
ABS产品实现风险隔离主要是通过SPV(特殊目的载体)实现。SPV通过向原始权益人支付对价购买资产,获得了资产的所有权,并将资产与原始权益人隔离开。ABS产品通过对资产实现的现金流进行管控,达到资产现金流与原始权益人自身现金流的隔离。
张继强还对记者表示,相比于传统的固收产品,ABS产品的收益通常基于稳定的资产,可预测性更高。不少ABS产品还具有发行人提供的外部增信,则类似于有抵押的债务,较无抵押的信用债品种具有相对更高的偿还顺序。
从业者身价倍增
ABS业务供需两旺,业内资深人才就显得相对不足,无论是一级发行还是二级交易研究,从业者的身价都与日俱增。
一位租赁行业资深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前一直担心监管部门不会放开ABS的发行,除了中信证券等几个大券商以外,多数证券公司的投行部门并没有储备专门的投行团队。随着去年以来ABS发展的超预期增长,券商投行部门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各个券商之间相互挖人的现象也极为明显。
而租赁行业作为ABS发行主力军,从事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经验也相对丰富,这些人也往往会成为券商投行的目标。这位租赁行业人士对记者透露,券商投行部从他们这里挖人,开出的年薪已高达200万。
不仅是一级发行人年薪倍增,买方分析师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据了解,对于在评级公司有过两年左右评级经验的分析师,基金、券商、保险等买方开出的年薪也都高达几十万。
“一个ABS产品里资产最高可达一两百种,需要专业人士分析和评测其现金流稳定性,因此机构对这类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
这位业内人士还分析到,与针对主体分析的债券投资不同,ABS的基础资产涉及的现金流较多,如消费金融ABS涉及的现金流最高可达几万笔,而这也带来了对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大数据公司的需求,尽管目前尚未涌现出比较有说服力的服务商,但是市场的需求还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