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营快讯>正文

三门县六敖中学一学生中考落榜,疑因被当官亲戚违规顶包?

时间:2017-07-11 12:00:04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7年7月,对所有的中考学子来说是个放榜决定人生命运的日子,但是对来自六敖中学的叶姓同学来说却是个噩梦连连的日子。

  6月底三门县教育局发布统招分数是618分,因六敖中学属于台州市农村示范中学,教育水平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历年来录取到县级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比统招的低20分左右,录取分数线定为598分,这对考了604分的叶姓同学来说,终于能进她梦寐以求的三门县重点高中——浙江三门中学上学了,这是个天大的喜悦。

\

叶同学的中考分数

  这个从小出生寒苦人家,经历父母离异,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贫家女孩,读书是她唯一的出路,她拼着劲的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母亲少受苦,并以她为傲。

  但是不幸的消息很快传来,三门县教育局在公布了六敖中学的录取分数后,又开始了定向限额招生,从六敖中学录取11名学生,按照分数从高往低录取,刚好录取到605分。叶姓同学因为一分之差被拒之门外。

\

三门教育网的官方中考录取分数线

  面对突然而来的噩耗,这个年少的姑娘只能求助她的母亲包女士,包女士看到每天泪流满面的女儿,决定要找教育局招生办核实情况。结果发现,就读于三门县城关中学的学生丁姓同学,初中三年来没有在六敖中学念过一天书,却在中考的考试现场见到了他作为六敖中学的考生参与中考,并从六敖中学占了一个名额录取进入三门中学。

  细思恐极,包女士坚信就是丁姓同学占了她女儿的名额,让她女儿因为一分之差痛哭流涕,也痛恨三门县教育局在招生录取工作上的反复无常,让莘莘学子前途尽毁。

  众所周知,六敖中学属于乡下中学,历年以来,招生录取分数都比县城的中学低20分,而丁姓同学没有在六敖中学上过一天学,考试的时候以六敖中学学生的名义考试和录取,他的目的是为何?他的学籍到底在城关中学还是六敖中学,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唯一知道的是:在中考前谁也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但是谁都知道六敖的录取分数比县统招分数要低20分。但是用不道德的违规手法操作来为自己在考学中谋取便利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对于借读说,历年来,各地教育方针政策严格实施“零”借读:任何学校不得招收借读生;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手续的学生入学;不得为非本校录取的学生建立学籍;任何学生在规定期限内不到录取学校报到注册,将取消入学资格。

  包女士的漫漫维权路

  对包女士来说,她的女儿是她唯一的出路,而对她女儿来说,读书才是穷人的唯一翻身之路。当这条路被活生生的断掉后,她必须像窦娥一样一路伸冤。

  一开始她多次打招生办电话,都被无情挂掉;去找教育局的人说理,被教育局的老师无情拒绝,并扬言说:随便你怎么告,你女儿就是上不了三门中学;后来包女士又去三门县委大楼蹲守,希望能够碰到县委书记伸冤,但是却见不到书记,她用她仅有的文化水平写了一封歪扭的投诉信,却石沉大海。

  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家,看到哭泣的女儿,她的内心如刀割,她告诉自己一定要给女儿一个说法。

  后来,包女士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了教育局金局长的电话,欲投诉这个事情,但是教育局给她的回复却是:丁姓同学符合录取资格,里面没有违规操作,六敖中学的录取名额是10个。包女士却把原来教育局张姓老师电话跟她沟通里说到的六敖中学的录取人数是11个等录音资料提供给笔者发现:丁姓同学确实占了其中一个名额。

  笔者也致电三门县教育局金局长,对方表示:丁姓同学的做法不可取,我们也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最后还是按照录取分数来录取了他,因为他的分数达到统招分数线。当笔者追问金局长有没有对丁姓同学违规事件的追责时,金局长表示没有追责,并对教育局哪个部门允许丁姓同学能三年借读在城关中学,再回六敖中学进行中考的提问也没有明确回复。

  一周以后,包女士告知笔者:丁姓同学的叔叔是三门县海游街道党委书记,因为这层亲戚关系,他才可以在当地教育的高压线下回到六敖中学进行考试。

  对于包女士这样一个农村妇女,经常自责自己的婚姻破裂,让孩子受苦很多,她不希望孩子的学习也遭受委屈。但是自己是个没文化的女人,一路走来,都不知道该怎么伸冤,抱怨自己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为人知的教育乱象?

  笔者根据此事咨询了当地一名非常有名望的教育学者,问其假如学籍在六敖中学,却可以三年在县城城关中学借读,并且中考时回乡下中学考试,这种行为是否涉及违规?

  其教师坚决表示:三门县学生的就读必须按照教育规定划片区就读,不能随意借读其他中学,一旦发现要被严格处理,其中有一年的校长就因为此事立即被罢免。除非这个学生家庭背景非常强大,否则普通老百姓不敢乱来。但是教育为本,因为关系开后门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三门县的教育不就乱套了吗?

  笔者前段时间刚被一件事情感动过: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残疾学生魏祥,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残疾但优秀的儿子一路求学,直到考上清华大学。他给清华大学写了一封信,只是希望清华能给他们母子俩解决一间陋室,方便母亲照顾她,让他安静读完学业。他的这封信发表在《大美甘肃》公众号上,获得了无数点赞。

  这份简朴的请求在很多清华学生中传阅,包括清华招生办主任的微信朋友圈转发。同时清华大学招生办特地给魏祥做了回复,告诉他: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清华大学邱勇校长还主动和魏祥取得联系,给他安排了入校后的生活,并让清华大学资助管理中心进行资助对接,让魏祥和他母亲顺利入学深造。

  教育应该如清华大学所言: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但是在很多地方,那些老实巴交,表达不出一句完整语言的平民百姓,她们因为不公而愤怒,只知道呐喊或者在政府门前蹲守上访,但是她们依然投诉无门,周围的吃瓜群众看到了只会嘲笑她的无能。而唯一能让她坚持下去的就是:这是我的孩子一生的命运转折,我必须踏破草鞋一直伸冤下去。

  孩子的人生第一滴污垢

  这也让我想起出身语文特级教师的杂文作家吴非的《第一滴污垢》: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的湿润。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城一个人吗?这个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用一种什么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

  而对浙江省三门县的教育局招生办的处理方法,他们一直强调自己在招生录取的工作上没有问题,但他们对借读违规、投机取巧的做法却无计可施,难道仅仅因为丁姓同学是“高官的亲戚"吗?

  小时候笔者总会听到老师告诉我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什么时候,教育成了高官子弟的温床和寒门子弟的噩梦?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每场考试的拐点都是命运的拐点,但是对于那些靠关系、钻空子、有大树撑腰的高官子弟来说,那只是夏日里下了一场淅沥的小雨,淋湿了衣服,换一套就好。

  作为浙江沿海中部小城的浙江省三门县,全年GDP高达100多亿人民币,那里的教育和文化并不是闭塞的。曾在2017年初,三门县县委书记还提出了“振兴三门教育”的口号,何为振兴?振兴是打击腐败,人人公平平等的用知识武装自己,而不是靠“关系”。

  最后,笔者想说:从事教育的人啊,多点人性,笔端生花;为人师表,刚正为佳。

  \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