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2017年入学的新生们,除了首次参加学校用心设计的各类主题的开学典礼,感受传统与文化、科技与创新、爱国与使命,运动与健康等教育主题,还将迎来面目全新的教材,9月1日,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取代原“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等各个版本。
传统文化篇
传统“开笔礼”开启新生活
●代表学校: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
9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全体一年级新生身着汉服,参与“正衣冠”、“点朱砂”等仪式,体验了一次原汁原味的“开笔礼”后,正式开启了小学生活。
开学典礼当日,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用不同形式开启新学期。二、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围绕“梅兰竹菊”四字,进行经典古诗文背诵。在玉珠走盘的琵琶声伴奏中,六年级同学表演“压倒全唐之作”的《春江花月夜》。
●代表学校: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跟传统文化艺人学“非遗”
舞狮、中幡、川剧变脸、抖空竹、飞叉……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的学生们刚开学就享受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宴,30余位传统文化艺人一边展示着“非遗”的魅力,一边与同学们互动。舞狮表演者走到学生面前,翻滚跳跃,摇头抖毛,威武又可爱,引来学生的欢笑赞叹;抖空竹表演者现场收徒,手把手传授技术,学生们学得飞快,转眼就抖得有模有样。
除了“非遗”表演,学校还在开学典礼上准备了软陶、草编、珠艺、蛋雕等10门适合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项目,进行了北京毛猴、龙凤花鸟字、泥叫虎、火绘葫芦等民间艺术项目展示,精湛的工艺让学生争相观看,跃跃欲试。
分司厅小学校长刘惠兰表示,本学期学校将引进舞狮、毽球、衍纸等项目,让孩子们浸润在“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中,产生兴趣,主动传承。(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学生了解导弹灭火车原理。资料图片
北京一七一中学“海量阅读”工程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接受表彰。资料图片
安外三条小学夺宝奇兵游戏中,小同学抢到球传给家长。 资料图片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的学生驾驶绿色能源电动汽车。资料图片
北京十中的新疆班学生与老师、同学一起感受新疆当地的文化风俗。资料图片
创新篇
把“导弹灭火车”开进校园
●代表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
“当100多米的大楼发生火灾时,普通消防设备够不着怎么办?这时导弹灭火车就可以自动瞄准目标,消防员只需按下按钮,导弹携带灭火剂就会快速把火灭了……”在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开学典礼现场,中国工程师、航天科工高峰楼宇灭火系统总师邱旭阳结合动画生动地讲解他所研发的导弹工作原理。
当日,导弹灭火车也开进了校园。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表示,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新颖的形式,让孩子了解科学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并为之付诸努力。
当日,学校还设计了“迎新大门”,并在上面公布了《十大好玩课程》,仪式感十足。
科技篇
无人机、机器人齐上阵
●代表学校: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165中学和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
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165中学和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共同举办的“智享青春 科创未来”开学典礼现场,学生们自己制作的无人机、格斗机器人、单弦琴等纷纷亮相,带来了一系列“科技范儿”十足的比赛和表演。
开学典礼后,学校还组织了科技课程、社团及实践活动的互动展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长铨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物理知识,进行宇宙线门的制作;《创意机器人》课堂上,学生用滑轮、杠杆等搭建机器人,并通过编程使机器人运动去完成不同的任务;操场上,橡皮筋动力试飞等比赛也如火如荼地开展。
阅读篇
蒋方舟与中学生畅谈读书写作
●代表学校:北京一七一中学
北京一七一中学已连续六年将“阅读”作为开学典礼的主题,这一主题深度契合了该校推行近十年的“海量阅读工程”。今年,由青年作家蒋方舟与师生们畅谈读书与写作。
“海量阅读”工程是学校的一大品牌,晨跑换美文、评选阅读小状元等使学生把阅读转化为乐趣。每一学年的开学典礼都会表彰海量阅读工程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今年的开学典礼设置了晨跑换美文先进个人、海量阅读小讲师、海量阅读小作者、优秀学习小组、海量阅读优秀班集体、美德少年、校园先锋、校园之星等14个奖项,共有741名学生和17个班级受到了表彰。
开学典礼上,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向学生赠送了绘本图书《一线英雄传·中国工程师》。
运动篇
以玩球促进脑体协调发展
●代表学校:安外三条小学
开展足球教育多年的安外三条小学,倡导学生不但会踢球,更会“玩”球,以足球为载体促进脑体协调发展。因此,此次开学典礼学校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家”年华足球游戏节,邀请一年级家长和孩子一起,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到夺宝奇兵、志在必得、足球战车等足球活动中,感受运动的乐趣,懂得培养孩子空间想象、快速观察、果断判断、灵活认知等能力。
爱国篇
小学生用心愿迎接十九大
●代表学校: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
“起飞”!“直线飞行”!“匀速前进”!9月1日,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无人机小组的飞行小将们“肩负重任”,他们一边发号施令,一边稳稳地操控无人机,无人机悬挂着“喜迎十九大,说说心里话”的条幅,“空降”开学典礼现场。
“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沉溺于手机游戏,要让手机发挥正能量;我希望马路上跑的汽车都能换成新能源汽车,还我们一片蓝天,让我们健康成长;我愿我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好习惯好品格;希望偏远地区的小朋友们和我们拥有一样好的教育条件……”早在暑假中,学生们就写下各自的心愿,学校从孩子的心声中挑选出19个“小学生最美心愿”,作为迎接十九大的特殊礼物。
新学校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迎首批新生
●代表学校:人大附中丰台学校
9月1日,人大附中丰台学校迎来首批160名小学新生。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是丰台区通过“一带两点多集”发展战略,引进28所名校中的一所。该校不仅是十二年纵向贯通培养,还与人大附中本部横向对接。担任校长的是人大附中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汤步斌。
开学典礼上,汤步斌介绍,目前有28名教师在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小学部工作教学。现有部分特级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已招录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所有招录的教师现已在人大附中本部或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带班上课,跟岗学习。据悉,学校初步计划2018年招收初中生,2019年招收高中生。
首个以“钱学森”冠名的中学开学
●代表学校:北京十二中钱学森学校
8月31日,北京十二中钱学森学校迎来了该校首批200名初高中新生。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这也是全国首个以“钱学森”冠名的中学,主打航天科技教育特色,设置航天概论、钱学森传、创客空间、小卫星研制、太空模拟训练、卫星发射实地体验等科技课程。
今年,学校首次面向全市招收初一年级3个班120人、高一年级2个班80人。未来学校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400多人。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选派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团队管理执教,并聘请中科院、航天部、北大、清华、北航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和院士团队指导学校的创新教育。
新教材
统编教材强调传统文化与革命教育
9月1日,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三科统编教材都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适度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先从“天、地、人”等汉字学起,把拼音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此次统编语文教材也增加了古诗文内容,其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初中有132篇,以古诗词为主,并安排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历史教材:更强调学生的感受、观察和探究活动,设计了材料研读、问题思考等栏目。同时,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赏析、分辨、比较等活动。历史教材还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
《道德与法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 记者探班
特别的第一课:北京十中古尔邦节融合民族团结教育
什么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有哪些独特的节日活动和习俗?9月1日恰逢古尔邦节,北京第十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便以“古尔邦节”为主题,和学校新疆班的同学们一起庆祝节日,全校其他学生也通过观看视频直播的方式了解了这个穆斯林群众的传统佳节。
“饭前要洗手,然后用手帕或毛巾擦干,洗完绝对不能顺手甩掉手上的水滴”,在北京十中的开学第一课暨古尔邦节庆祝活动上,听着新疆班的同学介绍节日传统仪式和风俗时,北京市丰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百玲也亲身体验了一番“洗手”的传统礼仪。
学生:“在北京见的世面更广了”
从2011年9月起,北京十中开始承办内地高中新疆班。作为北京市少数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6年来,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10个民族的孩子来到北京学习、生活。
在北京十中,每年的“古尔邦节”既是师生大联欢、增进情谊的机会,也是北京本地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契机。同时,学校也不断寻找民族团结教育与“生命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内容融入学校已有的制度体系、课程体系和各项活动中。
来自新疆克州的古丽切合热是北京十中新疆班的高二学生。她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来北京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见的世面更广了”。
古丽切合热说,在北京学习的这几年,她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包括长城、自然博物馆、颐和园、中国科技馆、鸟巢等,“我最喜欢故宫”。在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同时,学校也安排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帮助新疆班的同学们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我们去过工厂、企业做社会实践,在全聚德吃烤鸭,也品尝过北京小吃。”
少数民族同学了解北京的同时,北京的孩子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新疆。今年暑假,北京十中就组织了一批学生去新疆“走亲戚”,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家乡,感受当地的文化风俗。
老师:对孩子就得“严、爱、细”
“今天的现场布置很有家的感觉”,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张婕在致辞中特意提到,对于这批远离家乡到北京求学的新疆孩子,北京十中的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帮他们度过最初的不适应期,助他们考入理想高校。
古丽切合热还记得,“有一次,同宿舍的女生半夜突发胃溃疡,疼得不行,老师连夜送她到医院,一直陪着她。”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
李伟是新疆班的班主任,在他眼里,每个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北京十中,“严、爱、细”是每个新疆班老师都会遵循的工作原则,对每个学生都“爱而不溺,严而有度,细而有间”。生活上,老师们会给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则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教学,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通过家访等形式,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学生,李伟也曾多次去新疆家访。
“在每一个家庭里,我们见到了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家庭背景,给父母介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各项表现,讲解学校的教育措施和工作思路。”李伟说,经过与家长的直接接触,老师们就更能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
去年暑假,北京十中新疆班毕业的73个学生中,95%的学生考上了一本院校,54%的学生考上了211或985高校。古丽切合热希望,以后也能留在北京上大学,“考医学专业,和妈妈一样当医生。”(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冯倓秋 方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