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公检法机关目前正在寻找受骗人取证,在此呼吁曾经给毕文管汇过钱的广大网友,可以联系义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或义乌市检察院,提交证据,为审判助力。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之中,各方也将持续关注此案后续进展。


毕文管,男,1985年生(身份证生日,据传本人实际年龄更小),山东巨野县人。2008年开始假冒佛教得道高僧(化名“释绍净”等),以浙江金华为根据地,伙同多人通过QQ、论坛、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行骗。由于其诈骗范围广、迷惑性强,加之网络监管难度大,导致毕文管团伙遭遇骗财骗色者不计其数。有不少人求助于公安机关或其他部门,但由于多种原因始终不得结果。更多受害人碍于其淫威,不敢追究。最终导致毕文管横行四方、骚扰无数、敛财千万,成为社会公害。

毕文管及其团伙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广泛关注、私信、评论关心佛教的网友,进而向其发送私信,比如“我的寺庙正在修建,你愿意发心供养吗”等等。毕文管团伙采取广撒网、小额诈骗的方式迷惑了大量佛子,如果在微博上有人被连续成功骗过几次,就会被邀请拉进微信群中,变本加厉地进行额度更大、更频繁也更为隐秘的诈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毕文管“广撒网、小金额、高频次、长时间”的行骗手段,因为见效快、风险小等特点,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毕氏名言,并在“同行业”间被模仿复制,形成了颇具典型性和极高辨识度的“毕文管现象”。
1、“发个红包吧”

毕文管微博@释绍净即马甲@释净照住持 要求网友发红包



只要对方表示愿意捐钱,毕文管团伙马上会留下自己的银行卡号。“你是什么银行的网银,我给你什么银行的卡”。据了解该团伙每天从早七点到晚十一点,除了吃饭、上厕所,一天时间都要在微博、微信上群发数百次这样的化缘信息。
2、“还缺8个亿”

有居士询问建设寺院还缺多少钱,毕淡定回答:“(整座寺院)还缺8个亿,观音殿和斋堂还差千八百万的”。尽管“漫天要价”,但毕并不拒绝“就地还钱”,凡有捐款,无论一元还是一百,统统来者不拒。调查显示,毕主要依靠持续不断的小额诈骗获取钱财。
3、“不布施怎么学佛?”

一旦对毕文管进行过初次“供养”,毕便会持续不断地纠缠骚扰,要求“发个红包给师父”。一旦被勒索者对这种无耻露骨的索要方式不能适应,毕文管马上对其施加道德威胁绑架,称“把我删除了,不布施怎么学佛”。

毕文管团伙成员“沙弥演进”曾发消息给歌星孟庭苇试图诈骗并出语威胁
毕文管团伙成员“沙弥演进”曾发消息给歌星孟庭苇,并称:“怎么不回复,我还以为你要做功德。你已经皈依过,而我好歹也是个出家人,有资格受你的供养,几十块不嫌多,几十万不嫌少,你多少也能做点功德。……还要不要做功德,你这个大我慢可不得了啊!你得赶紧到佛菩萨面前忏悔,还要再供养点给师父。”被孟庭苇礼貌回绝后,毕团伙威胁称“你还想吓唬我,信不信我把你的私信发到网上去,让人好好看你的笑话……你那么有钱,供养师父一点也没多大损失。”寡廉鲜耻之态令人大跌眼镜。
4、“我开悟了,我了悟宗门义谛,我入佛知见”

毕文管自称开悟圣僧,甚至自称佛陀。2012年在微博上导演了一出自称“圆寂”,而后又装神弄鬼“乘愿再来”的闹剧,被引为笑谈。
2012年,毕文管突然在其网名“释绍净”的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一代宗门巨匠绍净禅师圆寂”,被配以一张身盖袈裟躺在宾馆床上的照片。自称“今日下午1:11,一代宗门巨匠上绍下净禅师在化缘已尽,圆满寂灭。绍净法师驻锡岭南造19米阿弥陀佛像,回复祖庭绍兴天衣寺。绍隆永明延寿大师、天衣义怀禅师之禅净双修思想,师一生功德巍巍。”

毕文管自称“圆寂”后,择日又“乘愿再来”
然而没过多久,正当深受其害的广大网友以为此人已经销声匿迹的时候,毕文管突然发布一张照片称自己“乘愿再来”,再次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掀起一股诈骗集资的浊浪,并自称:
“绍净法师是当代高僧中非常年轻并德高望重的一位。在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汉传大乘佛教的领袖,一直鞠躬尽瘁为佛教努力行持。”
绍净法师“30岁遇到了人生的瓶颈,还俗去花花世界走一遭,就是去破牢关了。我们客观的分析绍净法师这次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我是云门天子,我开悟了,我了悟宗门义谛。我入佛知见。……云门宗十六世学僧兴学绍净。正法眼藏代代师传,以心印心。更有人证并非妄语。诸佛妙心如是,我愿众生妙心亦复如是。”
5、“我还俗了,结婚、买车都是还俗时做的,现在又出家了”


毕文管被质疑包养女人、骗财骗色、使用赃款购买豪车、大肆奢华消费,但毕文管对这些事情的回应都是“我还俗时候做的”,一旦美女豪车到手,马上身披袈裟继续行骗,表示自己已经再次出家。毕文管仅凭一件袈裟在僧俗模式之间自由切换,非法的缺德事做尽,还要统统让佛教帮他背了黑锅。
6、“禅宗已经不了义了、星云大师法卷是假的”
为了打造自己非同一般的祖师形象,毕文管不仅自称开悟,还不断诽谤祖师大德和大乘诸宗,借以彰显自己的高明非凡,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耸动言词欺骗无知信众。为了“提升”诈骗技能,毕文管与自称“佛学导师”、知名单位“大教授”(然而并无一家单位承认)的于晓非等人相互唱和,以“佛言祖语”+“胡言乱语”的组装方式唬弄一知半解的广大群众。
7、“法照,踢人!”
毕文管对于调查记者十分小心谨慎。在其团伙诈骗“供养”的QQ或微信群里,只要不是他或他团伙成员邀请进群的人,他都会非常警惕,以防止是调查记者。因而动不动就让团伙成员“法照”从群里踢人,成了毕文管的经典名言之一。
一旦遭遇记者调查或媒体曝光,毕文管总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反投诉、反追究、反勒索。他十分善于利用法律手段给对方制造麻烦,有网友透露,毕文管发来的红包千万不要打开,一旦点击,随后就会收到他的律师函。
二、网络营销隐蔽扩张,横行多年逍遥法外
毕文管诈骗团伙自2008年至今,已在网上网下以佛教名义诈骗长达8年之久。八年来,该团伙的诈骗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个人零散作案向集团组织化、大规模分工协作式诈骗发展。其诈骗行为带有以下特点:适应能力超强,行动隐蔽讨巧;习得能力强,玩转佛教概念;谙熟网络营销技巧,自我保护到位;高调打造宗教形象,四野横行无碍;要钱步骤模式化:多铺路广撒网+重点培养深耕细作;培养助理,向组织化趋势发展;心理控制,先发制人;精准利用宗教管理和司法漏洞,取证和立案阻力很大;模仿传销手段,时不我待欲购从速。
毕文管用于诈骗的银行卡号,仅仅在网上曝光的就多达数十个。卡开户地点遍及辽宁、天津、山东、江西、安徽、安徽、浙江等地。江苏、大连和山西等多地方的公安机关都接到过受骗信众针对毕文管诈骗行为的报案。

愿意公开信息的受骗居士信众一览表
由于网络公开诈骗骗取单笔的金额小,但是总量巨大,因此一旦发现不足以构成立案。而微信群一般都是长期稳定、大额被诈骗的对象,或者是当地受骗的弟子及其团伙核心成员,也是其进行大额诈骗的主要阵地。长期频繁遭到毕文管诈骗的受害者,要么受其洗脑,要么遭到威胁和恐吓,更多人选择了隐忍不报,不去揭发毕文管的诈骗犯罪事实,因此导致该团伙长期逍遥法外,无人能奈他何。
毕文管团伙极其善于利用钻政策法律漏洞进行诈骗。尤其是当前宗教事务局、佛教协会等部门只对正式登记在册的佛教僧人进行管理,而这些假冒佛教名义进行诈骗的“冒牌货”却反而不再能够监管的范围之内。而公检法等机关则要求提供确凿的犯罪事实和诈骗金额达到一定的额度,因而类似毕文管式的长期不间断小金额多地点大范围诈骗成了难以管治的痼疾,因而也被网友称为“打不死的小强”。
为了彻底清除这一毒瘤,保护无辜信众的合法权益,大量佛教居士和记者加入到了揭发骗子毕文管的行动之中。广大受害者通过发起“受害者上诉团”,齐心协力搜集毕文管犯罪证据,进行集体报案等方式,坚持不懈地进行了长期的艰难调查取证过程。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也通过新闻报道揭发了此“骗子小强”的真面目。
近日毕文管的落网令广大受害者和无数佛门信士拍手称快。然而,毕文管在期满释放之后,是否还会重操旧业进行诈骗?未来如何对此类诈骗行为进行有效管制?广大佛教信众如何通过宗教法规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诸如此类问题仍然摆在大众面前,亟待继续探讨和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