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正文

运满满:融资烟雾弹背后 惊现资金困局

时间:2016-12-28 09:50:42    来源:慧聪科技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6年的资本寒冬,从年头就开始了。然而,年尾的时候,“互联网+物流”行业却像是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短短的十天里,运满满、卡行天下和货车帮先后宣布融资成功,似乎是为这个寒冬送来了一股暖流。

  细看三家发布的融资消息,却不难发现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运满满的暧昧公告

  第一个爆出“好消息”的是运满满。12月12日,运满满官方公众号转载创业邦的报道,宣称公司已完成D1轮融资,融资总额为1.1亿美元,D2轮融资接近尾声,并称其6月份完成的C2轮也已融得5000万美元。

  紧随其后,卡行天下于12月19日召开发布会,宣布完成D轮融资,获得由远翼投资领投,远东宏信、国金投资、景林投资和光信跟投的投资,但并未公布融资金额。

  12月22日,货车帮通过官网对外宣布完成B1轮融资,确认该轮融资由国际金融公司(IFC)和全明星基金等联合领投,腾讯、元生资本、DCM等机构跟投,融资金额为1.1468亿美元。

  对比以上三家发布融资消息的方式,货车帮明确发布了精确的融资金额以及投资人的名称,卡行天下只是公布了投资人名称,未公布融资金额,而运满满多少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资本寒冬里,拿到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本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应该用最大的声音告诉业界。官网宣告、召开发布会都是时下流行的正常做法。然而,运满满却另辟蹊径,选择了转载一家媒体文章的方式告知外界,着实令人费解。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其并未透露任何投资者的名称,甚至连号称6月已完成的融资,也拒绝透露投资者名称。众所周知,投资者,尤其是一流投资机构对企业的看重,可以说是对企业资信及价值的最好背书,完成融资后,企业往往都会在第一时间披露其引入的投资者的名称。

  运满满这一系列反常做法,不由地让人感觉到其底气的不足,难道是融资根本没有结果,只是虚张声势?这挥之不去的疑云,究竟是为什么?

  资金链断裂的无奈选择

  实际上,运满满是一家一直以来都备受业界关注的企业。这家设立于2013年的互联网公司有着不错的基因。其创始人兼CEO张晖和总裁苗天冶,均曾在阿里任职多年。运满满的业务定位是公路货运市场的“滴滴”,即帮助货车找货,帮助货源找车。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8万亿,占GDP比率为16.6%。而其中,公路物流占到了77%以上。600万台中长途运输车辆中,90%以上为个体司机,非常分散,这就为从事“车货匹配”业务的互联网+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015年,这一领域集中了数百家的企业。而运满满靠着红杉资本、云峰基金的资金支持,成功地从中杀出一条“血路”,在众多的地方网中脱颖而出,一度被业界寄予厚望。

  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在2015年完成C1轮及之前的几次融资时,均高调宣布了融资战果。而为什么会在此次融资时,以如此暧昧的方式发布融资消息呢?

  运满满在2016年究竟经历了什么,让其做出如此选择?

  回看运满满2016年的表现,张晖和苗天冶高调依旧,频频露面于各大会议及论坛,一派红火。但是值得深思的是,2016年以来,运满满几乎是停止了在全国的市场拓展步伐,固守在其传统的优势地区,江浙沪一带,其官方公布的会员数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增长。按照运满满的说法,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物流最集中的地区,守住长三角的市场,便可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市场永远都是不进则退、此消彼长,现在远远没到可以休养生息的时候。那此时的市场回缩到底是为了什么?

  2016年10月,运满满再次做出一个奇怪的动作,注册了一家名为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总部及运营主体从上海迁址至江苏南京。主动放弃上海这一长三角最核心的战略要地,这又是为什么?

  一时之间,市场上有关运满满资金链断裂,内部人员离职,无法维持运营,必须削减成本的声音甚嚣尘上。

  更有声称知情的人士透露,运满满所谓的C2轮融资其实也是子虚乌有的。运满满自2016年3月就开始在市场上找钱,当时确有投资机构对其表示兴趣。其中,老虎基金甚至已经打算给出投资条款书,但却在做了尽职调查以后,最终放弃了投资。实际上,C2轮所谓5000万美元的融资也是运满满为了给市场信心而使的障眼法,所以当然也就“不方便”透露投资人的名称了。

  这样算算账,C1轮的钱的确该花完了,资金告急有可能不是空穴来风。那么,运满满此刻的种种表现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一方面,资金匮乏,进退维谷,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挤压从未停歇。在了解到竞争对手即将成功融资的情况下,释放烟雾弹,威慑对手,似乎是其能做的最好选择。

  战略迷失惹的祸

  如果运满满真的没钱了,那么红杉和云峰投的“数亿元”去了哪里?

  一位物流行业专业投资人的话或许可以帮助大家解此疑惑。据这位投资人介绍,运满满的确在做新一轮的融资,其所在的投资机构曾考虑过向其投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直以来,运满满都没有清晰的战略方向,也没有找到盈利的途径。

  看看张晖和苗天冶的背景,不难发现,这两位阿里地推阵营里的悍将,完全没有物流行业的运营经验。所以,在其依靠自阿里积累的线下推广经验,获得了一定市场规模之后,就开始了战略迷失。

  实际上,运满满的战略在极短的时间里,一变再变,而每次变革的结局却几乎都是遗憾。在尝试了新车业务、油卡业务、运费上线业务相继失败以后,运满满最近的一次战略探索,将目光瞄准了无车承运业务。2016年,一家叫做云马物流的新企业,悄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家公司看起来由一名自然人控制,但在其各种宣传及招聘资料中,所描述的公司背景却与运满满一模一样。据消息人士透露,这是运满满专门用来开展无车承运人业务的公司。

  运满满选择无车承运人作为战略切入点,是因为无车承运在美国有着极好的案例,“C.H罗宾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做中国的“C.H罗宾逊”,似乎成为了运满满的救命稻草。

  的确,照搬美国的模式,在很多领域的确帮助中国的企业取得了成功。

  运满满总裁苗天冶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做无车承运人,承接上游厂家的运输订单,在平台上调集车辆,实现工厂货主—三方物流企业—运满满—终端运力的无缝链接,砍掉中间的二包、三包、四包等利益支流。运满满的目标就是取代目前的信息部,通过直接对接厂家和司机赚取差价。

  一切看起来,十分美好。

  然而,运满满却忘记了,中国的物流市场与美国的物流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市场,忘记了张晖在接受创业邦专访时曾经认识到的“黄牛会在一定阶段长期存在”,忘记了在运满满平台上注册的几十万货主会员,不应该变成自己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在眼下的中国物流市场,信息部作为货主发货,司机揽货运输的格局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在信息化洗礼尚未完成的阶段,强行打破这样的格局,不仅无法完成且交易闭环的梦想,还会引来巨大的反弹。

  果然,苦果很快就尝到了。运满满发展生产厂家作为其直接客户的做法,等于断了其平台上信息部的生路,大量信息部自发组织开始抵制运满满,“永远卸载运满满,才能保住金饭碗”的口号响彻多地的物流园。这场试水无车承运的闹剧,最终以云马物流的关张收场。

  这一次的错误,无异于雪上又加霜,货主的大量抵制,使得运满满平台发货量直线下降,司机的活跃度相应锐减。

  原本举步维艰的局面,由此变得更加困难。运满满就此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对内,找不到正确的战略方向,没有能够实现盈利的途径;对外,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已经没有腾挪的空间。

  一次又一次的战略“试错”却永无成功,虚耗人力物力;大范围的补贴米面粮油,却因与自己的客户抢生意,赔了夫人又折兵;多次尝试,却找不到盈利的途径……如此一来,只出不进,运满满融来的资金已经消耗殆尽。

  而此刻,如果无法成功融资,那迎来的无疑是灭顶之灾。于是乎,慌不择路中,就有了那则无厘头的融资公告,一场虚张声势的“融资闹剧”。

  深陷信用危机

  然而,比没钱更可怕的是,失了人心。

  战略方向的缺失,使得其市场策略时常出现前后矛盾。从承诺永远不做厂家生意,到将无车承运作为战略核心;从承诺永久免费,到强行收取信息部1000元保证金。运满满在一次次的自食其言的过程中,日渐失去了用户的信任。10月29日前后,在杭州甚至发生了多起信息部围堵其网点的大规模抗议事件,在行业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期,运满满再度爆出刷单丑闻。据一名运满满离职员工爆料,不知是否是为了配合其融资的需要,运满满组织人员注册虚假账户,发布虚假货源,制造虚假的交易,托高活跃用户数量、货源数量及交易额等指标。这样的操作,显然不是天衣无缝的。匆忙的安排,使得在第三方权威调查机构Questmoblie的数据中显示(http://www.questmobile.com.cn/blog/blog_48.html),运满满的注册司机会员中有31.1%的女性司机。听到这个数据,相信只要接触过物流行业的人,都会忍俊不禁。因为,实际上,这个行业中女性司机的数量不会超过1%。

  这样的运满满,已经深陷信用危机。如此下去,能否挺过这个寒冬,也变得令人担忧。

  2016年初,运满满拿到的明明是是一手好牌,但却生生被其打烂。烟雾弹无法击退对手,投资人也不会被障眼法迷惑。迷雾散去,还需找到前行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