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屠国玺
“经我们全体村民决定,2017年向你们村提出友谊挑战,和你们‘打擂台’。勇当‘擂主’,永做第一。”
“对于你们提出的挑战,我们会积极迎战,而且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超过你们。今天,我们也向你们下战书,明年我们将当上‘擂主’。”
年末岁尾,在西部秦巴山区里,一场特别的擂台赛正在展开,两位村干部面对面下了“战书”。
搭擂台的是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大山里的凤凰谷村。前来打擂的,是其他两个兄弟村庄的干部和群众代表。他们的比赛项目,就是看谁“脱贫奔小康的进展快、变化大”。
这三位“参赛者”有一个共同特点,两三年前都是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差、缺乏产业基础、群众收入低的贫困村,都需要上级部门进行帮扶。
锣鼓声起,第一回合开始:比的是群众收入。
“擂主”凤凰谷村看起来很有优势:2016年底,他们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比黄家坝村和梅园村都要高。
凤凰谷村村支书史佐宏介绍了他们的获胜“秘诀”:原来这个村从4年前开始“股份制”脱贫试验,村民入股成为股东,年底开始分红,连贫困户都能分到两三千元。
锣鼓声再次响起,第二回合的比赛项目是特色产业。
3个村的村主任展开了比拼。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但黄家坝村依靠“古酿黄酒”拿下了这一回合。这一回合比赛的关键之处是,黄家坝村民罗生平办的古酿黄酒厂的规模2016年再次扩大,吸纳村上5户贫困户作为股东,并给该村群众提供了多个每月2000多元的就业岗位。
锣鼓声第三次响起,这一回合看谁脱贫难度高、变化大。
梅园村拿下了这一回合。尽管目前梅园村还没有整体脱贫,但过去一两年这里发生的变化最大。梅园村村主任马成璟说,他们是当地最偏远的乡村,三四年前这里道路坑坑洼洼,出山赶集需要两天时间,没信号覆盖,手机只能当闹钟用。这两年,梅园村为了脱贫,试过养鸡、种植魔芋等,先后都失败了。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脱贫的办法,马成璟带着几十个群众组成了建筑工程队,今年实现了纯利润7万多元,连贫困户都有两三千元的分红。
比赛完了脱贫成绩,这3个村庄还相互下了战书,相互较劲,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里能有更大的变化,争取在来年当上“擂主”。史佐宏说:“我们相互立下军令状,就是为了相互激励,奋力帮助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
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贫困村庄,目前正进入脱贫奔小康的攻坚阶段。和这场擂台赛的3个主角一样,此前许多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惯有思维正得到改变,多种创新的扶贫方式,让贫困村庄和村民内生的脱贫动力得到激发,脱贫速度正在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