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正文

广州:完善社区体育设施 鼓励配置舞狮龙舟设施

时间:2017-01-05 18:00:05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完善社区体育设施

  到2020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5平方米,通过新建、改造等多种方式重点完善社区体育设施,逐步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10里体育圈”,远景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75平方米。

  7个体育综合体

  规划7个体育服务综合体,分别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园、番禺国际足球中心、增城水上运动城、南沙滨海休闲城、奥园康威广场、万达文化旅游城、萝岗体育城。

  运动健身越来越受到市民欢迎,未来广州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将大幅增加,而且功能多样、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昨日,《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在市国土规划委网站上全文公布,其中提出,到2020年,广州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5平方米,新增135处公共体育设施,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圈”。

  近七成设施为街镇级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域规划公共体育设施250处,体育用地面积848.43公顷。其中:省级公共体育设施8处,体育用地面积200.99公顷,均为现状保留,分别为广东省体育馆(含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广东国际船艇中心、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广东激流场、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和广东省足球运动中心。

  市级公共体育设施19处,现状保留或升级16处,包括越秀山体育场、广州市工人体育场、广州珠江游泳场、天河体育中心等;规划新增3处,分别为广州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广州市超大型专业足球场和增城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区级公共体育设施49处,现状保留或升级32处,规划新增17处。

  街道(镇)级公共体育设施174处,现状保留或升级59处,规划新增115处。这样,街镇级的公共体育设施占到全市总量的近七成。

  鼓励利用公园绿地

  规划提出,要借鉴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经验,基于体育设施的“聚落化”特征,集聚配置多种类型体育设施,满足丰富的体育运动、文化活动等多种使用需求;对象多元,配置适宜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的体育设施;同步配置室内、室外体育设施,并注重结合公园绿地、绿道、文化设施、交通枢纽等多样化空间配置体育设施。

  为改变长期以来社区级体育用地严重不足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见缝插针的局面,重点超前预控社区级体育用地,大幅提高人均社区级体育用地指标。在具体规划上,要交通便捷、减少居民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出行距离;临近公共空间,尽量与城市商业、文化娱乐、公园广场等公共功能结合,形成公共活动中心;规划还提出,公共体育设施应突出广州地方特色及优势体育项目的发展,鼓励配置游泳、足球、羽毛球、武术、舞狮、龙舟等类型的体育设施。此外,还应满足各年龄层人群的需求,如儿童运动场地与老人运动场地都应配置。

  规划还鼓励兼容建设,鼓励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用地等非体育用地及闲置废弃地、临时用地等空置场所配套建设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丰富扩大体育活动承载空间。

  体育产业将达2000亿

  规划中提出,居住用地、公园绿地与广场用地等是社区级公共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鼓励根据居民需求设置公共体育设施,但不应建设大中型集中式体育场馆;此外,在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内也可设置公共体育设施,但必须满足向公众开发的条件;城市道路用地、城市轨道交通用地也可利用桥下闲置空间设置公共体育设施,但必须满足道路功能及路面和运动场地安全不被干扰的条件。

  在体育产业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州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远景体育产业逐步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规划还提出,要打造7个体育服务综合体。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