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罗羽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拔2900多米的“贵州屋脊”,有一个名叫海嘎的贫困村。外来驻村干部杨波,连续近七年决战贫苦高山,带领全村300户贫困户脱贫254户。“第一书记”杨波成了海嘎脱贫路上的“守望者”。
离别妻女 征战高山
2010年3月,六盘水市启动驻村帮扶工作。钟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杨波第一个报名,被安排帮扶海嘎村。
海嘎是坐落在“贵州屋脊”的一类贫困村,村民从山上走到山下最近的二塘镇赶集都要三个多小时。“吃的是望天水,种的是旮旯地,住的是茅草屋”。全村365户,贫困户300户,人均年收入仅1600元。
“我出生在农村,知道农民的艰难困苦。”回忆起初次驻村,杨波说,海嘎的艰苦并没有让他却步,唯一的牵挂是一岁多正蹒跚学步的女儿,但他明白“脱贫攻坚是大事,必须舍小顾大”。
一到村,杨波就一一走访全村农户,吃住在村。驻村工作要求干部一个月下村至少20天,他却经常超时运转。
“要想村民跟着干,就要深入村民家中,跟村民交心,为村民解忧。”杨波说。他一次次到村民家拉家常,摸清村民困难,化解村民矛盾。村民的大小事情,如打扫猪圈、搬砖建房,他也主动搭手,逐步与他们打成一片。
真心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大家向他掏心窝子。董家大院连接村中的700多米土路,晴天扬灰,雨天陷腿,希望他能帮忙解决。
杨波向“娘家”钟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申请资金,并劝说村民集资,共筹得3.8万元,跟村民一起投工投劳把泥土路修成了硬化路。
那段时间,他一心修路。当妻子打来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叫出第一声“爸爸”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亏欠妻女太多,顿感愧疚。
以高山为家,与村民为伴。杨波不负众望,在第一届驻村工作结束前,跟村民一起修好了路。
不满自我 二次驻村
2013年,杨波又来海嘎驻村了,这让很多海嘎村民和大湾镇干部感到意外。
“一般来说,干部驻村帮扶,干完一届就很少有人会再干一届。当我第二次看到杨波的名字,我就觉得这个干部不简单。”时任大湾镇镇长的王渊说。
“第一次驻村,只修了一条路,对自己很不满意。”杨波说,第二届又申请回来,想从补足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两方面带领村民脱贫。
海嘎村海拔高、气温低,用水缺乏,自然条件差,村民只能种植玉米、土豆、苦荞等作物。
没有产业,杨波就拉上其他驻村干部到各部门“找钱”,前后争取40万元,因地制宜修建了500亩马铃薯基地和1300亩苦荞基地。
看到村民艰难地背水吃,他又一次次跑“娘家”,争取了5万元,补贴村民修建了30多口小水窖。并与其他干部一起积极争取扶贫、旅游等方面的资金,打通了3条通组路,配套修建了海嘎小广场,建起了民族文艺队伍。
听说村寨旁的韭菜坪景区搞旅游开发,他又和干部们跑项目部,为村民争取就近务工机会,解决三百多人就业。
杨波忙得顾不了家。
已4岁大的女儿,经常偷外婆的手机给他打电话:“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你再不回来,我就要长大了。”
2014年3月,患有高血压的母亲病情突发,差点撒手人寰。同年12月,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辞世。
杨波哭着赶回家。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大湾镇和海嘎村的很多干部、村民听到消息后也辗转赶来。“那一刻,特别感动。”杨波说,父老乡亲们的真情就是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他,又返回了海嘎。
坚持七载 守望脱贫路
“杨书记,又来了啊?”
“又来了!”
第三届驻村帮扶,海嘎再次出现杨波的身影。如今,走在大街上,村民都主动跟他打招呼。
与过去相比,海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茅草屋变成了白墙青瓦的砖房;村中道路宽敞明亮,路灯成排,村民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
有人奇怪,村里条件大大改善了,杨波为何还不回去与家人团聚?
“我也问过自己,答案是不能让自己后悔。”杨波说,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剩下的贫困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每一项工作都要做扎实,他“放不下心”。
杨波还是像以前一样忙碌,哪怕好不容易回一次家,海嘎干部群众的一个电话,他又急匆匆赶回去。妻子杨晓英笑称,“自己变成了这个家里的男人”。
“他太忙,有时候‘过家门不入’。”杨晓英说,有一次,杨波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到区里做汇报,汇报完后,他头也不回就赶往海嘎去了,打电话叫回家吃顿饭他都没时间。
杨波更忙了,但也更有信心:海嘎剩下的46户贫困户通过银行贷款、政府帮扶以及村里的项目推进成为了股东,有了产业依托和发展希望。
“杨波就是村民脱贫的守望者,他的这种脱贫恒心、实干精神,正是决胜时期干部们最为需要的。”王渊说,大家对杨波也信心十足,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海嘎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