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10月份,刚刚融了1.3亿美金。2月9日,又有媒体报道ofo计划募集新一轮1.5亿美金。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按ofo现在的商业模式,账根本算不清楚。
2、我们都知道,ofo的小黄车60%采用机械锁,无法追踪车辆的流向,更无法解决安全防盗等问题。网易科技报道称去年10月份,ofo在北京西二旗区域雇佣了30位单车搬运工,以每人每月5000元工资计算,西二旗区域每月的工资支出就达15万元。还不包括三轮车的投入、必要的奖金奖励投入。
3、公开数据显示,ofo在北京西二旗区域投放车辆不超过1000辆。如果1000辆车的人工搬运成本即达15万元,现在ofo已投放33城的100万辆单车中60万辆都没升级为%20“智能锁”。以此推算,ofo每月仅雇佣人力搬运车辆解决供求失衡问题这一项,就耗资近亿元。
4、我们查询了一下,2015年3月份,ofo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投资;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份,Pro-A、A、A+共融到3400万人民币;2016年8-9月份,B和B+轮融数千万美元;2016年10月份,C轮融资1.3亿美元。大约估算ofo融到的钱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按目前的进度只能维持10个月(还不算其他开销)。
5、再来看一看竞争对手的情况,也许能体会ofo在资金方面的压力。摩拜单车C轮和C+轮融到1亿美元,D轮融到2.15亿美元,现金储备远远高于ofo,并且摩拜单车目前还只进入15个城市,同时采用智能锁人力开销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6、这样也就能理解,ofo到处找钱的真实原因了。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了滴滴出行的腾讯和富士康,却没有跟着滴滴出行一起都投资ofo,而是选择ofo的竞争对手摩拜单车,冷暖自知呀。
7、就算真如业界传言,ofo能拿到新的1.5亿美金,对其有缺陷的产品模式,似乎也是杯水车薪。滴滴出行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一次就拿到60亿美金,由于模式不符合网约车新政的要求,快车都面临破产的局面。
8、现在的ofo又在走着滴滴的老路,只能靠不断融资,不断讲故事维持,同时用时间换空间寻找商业模式。所有的投资人,也只能坚信,ofo能靠更激进的进攻快速找到商业模式吧。
9、就怕这是互联网下半场,又一个失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