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正文

数万陶艺人聚集瓷都 “景漂”成文化新现象

时间:2017-02-24 11:20:28    来源:社会法制网    浏览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

郑祎

\

  孙翊朔

\

景德镇上的创意市集。

  在瓷都景德镇和周边的山谷里,不时飘着烧窑的烟,各种工作室和作坊兴起。不少年轻人自发前来,他们复兴着陶瓷古老艺术,搅动着千年瓷都景德镇,形成了独特的“景漂”现象。

  “景漂”由“北漂”延展而来,意思是漂泊在景德镇的外地人。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因为陶瓷聚集在景德镇。据非官方统计,如今漂在景德镇的“景漂”已达数万人之多。

  近日,本报记者走近这个群体,了解他们在景德镇的故事。

  近年来,景德镇愈发热闹,烧窑的红色火苗与飘荡的清烟充斥在这个古都及南边的山谷中。

  景德镇上创意工场

  这其中离不开乐天陶社的影响,它就像灯塔一样照亮着前行的年轻陶艺人。

  乐天陶社掌门人郑祎是名门之后。她出生在英国剑桥,祖父郑德坤是剑桥大学历史系中国考古学教授。祖母是陶艺家,父母是商界精英。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从小就逛博物馆,看祖母做陶艺,自己也爱玩泥巴。她在美国获得绘画学和动物学双学士学位后,又前往旧金山学习雕塑。1990年,郑祎回到香港,开始在乐天陶社工作。5年后,在乐天陶社面临倒闭时,郑祎开始接手。

  在经营乐天陶社的同时,郑祎常到内地考察,她看到一些内地的陶艺工作室脏、暗。她希望在内地可以打造世界级标准的工作室。

  景德镇自然也是她的考察地之一,每年都会过去。景德镇的陶艺生态深深地吸引了她,“景德镇有很多草根匠人,还有独一无二的72道工序。”

  2005年,她的陶社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落地生根。那时的景德镇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多地方都不方便,“朋友说,我在景德镇开工作室够‘勇’。”有了这个舞台,郑祎将陶艺玩出了更多的新花样。

  这个平台收到世界各地陶艺家或年轻人的申请,希望能来驻场创作,如今每年都有200~300人来驻场。驻场项目成为这个平台最大的赢利点。

  此外,创意市集、咖啡店、工作室都已设立。邀请艺术名家来景德镇开讲座已成为常态,海内外陶艺家、爱好者在这个平台相遇,激发思想的火花。

  创意市集集聚“景漂”

  很多“景漂”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获得陶艺的滋养,而通过创意市集,他们的作品有了展示窗口,也积累了创业资本。

  2008年的某天,一个做陶瓷的女生问郑祎,“能在你的咖啡馆前摆摊吗?” 郑祎看到了年青一代陶艺爱好者的热情,同时又缺少作品展示的窗口。于是,郑祎同意了这位女生的想法,但她有一个要求——必须坚持2个月,把朋友也一起叫来。就这样,创意市集由概念走向现实,每周六9时~12时成为市集的营业时间。

  郑祎记得2008年6月7日是创意市集正式开张的日子。

  第一个星期六,来了17位摊主,卖出了1000元,第二个星期六,销售额惨淡,只有30元。年轻的摊主很沮丧,郑祎对他们说,“你们答应过我要坚持2个月。”之后,销售额逐渐攀升,4000元、8000元,甚至数万元。这个创意市集慢慢地有了口碑,各地的陶艺爱好者也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市集。

  也正是这一年,郑祎率先提出了“景漂”的概念,“当时北漂很火,而很多人从不同的地方过来(景德镇)。”景漂俨然成为一种群体现象。

  “景漂”调研课题组给出的定义称,“景漂”由“北漂”延展而来,意思是漂泊在景德镇的外地人。据初步测算,目前“景漂”一族已达每年两万多人次的规模,其中包括外籍艺术家、国内艺术家、毕业后从事创作的学生、陶瓷爱好者及其他从事陶瓷制作和辅助工作的人员等。

  玩柴烧的90后

  90后的孙翊朔属于毕业后从事创作的学生这一类。

  “景漂”调研课题组估算像孙翊朔这类的学生族群有5500人左右。孙翊朔曾在创意市集摆过两年摊,他的柴烧实践则从乐天陶社开始。

  孙翊朔是江苏徐州人,他学习绘画,曾经梦想会成为一名画家。高考时被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专业提前录取,他说这是一个冷门的专业,当时对陶艺了解的并不多,“我喜欢尝试新事物,去不同的地方。”

  想走出去的孙翊朔,来到了离家远一点的景德镇。2007年,初到景德镇的孙翊朔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文环境,当时景德镇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孙翊朔更直观的感受是“全是山”,这与徐州是完全不同的地貌,他走进了一个新环境。

  念本科时,孙翊朔也曾没有边际地进行艺术尝试,装饰、绘画……大二时,做工作室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迸发出来,“不过没有什么(具体)概念。”

  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孙翊朔找到了这个在脑海中迸发的概念——柴窑。当时,孙翊朔到佛山的南风古灶待了2个月,学做烧制器皿,此时,他接触到了柴窑。孙翊朔被柴烧这种烧制方式吸引了:柴烧的魅力在于身体力行的整个过程,那是一种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的态度。而这正吻合了孙翊朔的陶艺哲学:做落地的、实实在在的、可使用的器皿。

  孙翊朔的想法得到了导师的支持。

  在研一的时候,他看了很多柴窑方面的资料。当时在景德镇有两个地方可以柴烧:三宝陶艺村和乐天陶社。孙翊朔回忆到乐天陶社实践柴烧的过程,他觉得“很有意思”。

  他说,柴烧不光是简单地烧成器皿,这是一个脑力和体力的过程,他很享受这种过程。也是在柴烧实践中,他认识了日后创办工作室的合伙人于秉右。

  于秉右201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系,后来孙翊朔才知道于秉右也是徐州人。

  2011年毕业以后,孙翊朔开始柴烧作品创作学习。一年后的2012年10月,他和合伙人创办了九烧柴窑工作室,“大家有共同的爱好,一拍即合。”

  “景漂”已成文化现象

  刘博文来自台湾,曾在台湾学习陶瓷工程,之后赴美求学,钻研陶艺,曾任教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绿堡分校等美国其他高校,任教职5年后,他毅然辞职来到景德镇。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仍住在美国。想他们的时候,刘博文会与他们视频通话。

  他说:“自学生时代以来,我一直想到景德镇来。这里是圣地。”

  景漂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如今回想,郑祎觉得自己提出的“景漂”概念害了年轻人,“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有很多想法,毕业2~3年后遇到了瓶颈。”她觉得,年轻人聚集在景德镇久了缺乏创新,走在传统的老路子上,“创新艰难,技术上仿古”。

  郑祎认为景德镇传统包袱重,一切都太方便,有成熟的流水线生产,就算不懂陶艺的人也可以来做。

  有些年轻人拿着稍稍改动的作品找到郑祎,被她一眼看出。她常在朋友圈晒这些劣质作品。同时,她建了几百人的大群,经常在里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新鲜的东西。

  郑祎鼓励年轻人在景德镇待了几年,学好技术了,就向全国散去、遍地开花,像卫星站一样。或是到外面去跑一圈,看看外面的世界,看更多的东西获得创作灵感。

  曾经有一位年轻人徒步走了大半个中国,获得了不少灵感,他白皙的皮肤也晒成黑色。郑祎觉得这样就挺好,她说,如果没钱去国外,就到西藏、新疆、内蒙古走走都行。现在,她每年都会带20多位年轻人到国外的手工艺周去展出,让外面的世界打开年轻人的视野。

  孙翊朔每年都会安排几次旅行,调整创作心态,避免闭塞。有时他也会陷入探索美好作品的迷茫,他会选择去拜访柴烧的朋友,寻找创作的灵感。

  对于“景漂”的身份认同,孙翊朔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不去深究这个很火的“景漂”概念,他觉得内心充足,哪里都是家。现在烧窑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未来,他会坚持做实实在在器皿的初衷,会更加开放,在景德镇多交流、多分享。(文、图/记者 李华)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