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大学生,挖掉一个穷根子。河南省郸城县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产生了于寨、李小楼、信寨、刘小集等一批“大学生村”。近年来,该县每年被大学录取的考生中,农村家庭孩子占到60%以上。一个地处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城,缘何能让众多农村学子圆上大学梦?
“村里已有3个清华、北大学生,还有118名考上了一本……”提起村里考上的大学生,河南郸城县于寨村支书黄学刚高兴得合不拢嘴。近10年间,这个2997人的行政村走出了289名大学生。昔日的“贫困村”,随着学子们成长,脱贫成了“小康村”。 不仅仅有于寨,郸城还有李小楼、信寨、刘小集等一批这样的“大学生村”。近年来,该县每年高考学生超过12000人,70%都考上了大学。被大学录取的考生中,农村家庭孩子占到60%以上。地处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郸城县缘何能让众多农村学子圆上大学梦?
被大学录取的考生中,农村家庭孩子占到60%以上
“每到郸城一高校园开放日,外地人都像赶集一样涌来。” 郸城一高成了外地人羡慕的学校,也成了当地群众的骄傲。
郸城一高位于县城新区,现代化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宽敞的食堂……可是人们关注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在高考中的高录取率。
5年里,这所学校有152人考入北大、清华。“郸城一高作为一所农村高中,能考上这么多清华、北大生,除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体系、精当的备考方案外,根本上说还是得益于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创造的良好办学条件和环境。” 郸城县教体局长刘现营说。学校现有教师530人。近五年,郸城县委、县政府为郸城一高招聘高学历教师200余人,对招聘的优秀教师,还提供优惠政策,直接入编。
2016年,郸城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居河南省第一。在升入一本以上的2131名考生中,有556名考生在国家扶贫专项计划中受益,进入大学深造,其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475人,地方专项计划41人,高校自主招生计划30人。
郸城一高副校长单继峰说:“仅郸城一高,去年就有17名考生因国家扶贫专项计划被清华、北大录取。”据统计,郸城县考上清华、北大的152名学生中80%来自农村。
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
“近几年,教师工资大幅提高,办公条件改善很大。学生在农村也能享受优质教育,学生成绩、素质显著提高。” 近三年来,乡村中学汲水二中补充特岗教师12人,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学生由三年前的600余人发展到近1000人。汲水二中校长王玉刚对学校变化感触很深。
“初中抓提升”。在过去的五年里,该县用于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近三年该县累计投入6亿多元,每年招录不少于300名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且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比县城高出8%。
2014至2016年,投入改造薄弱学校资金2.1亿元,规划项目309个,全部用于农村学校建设。2013年以来,全县接受省支教教师202人,选拔县支教教师266人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现在该县1000人以上的初中10所,其中6所在农村。
“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李楼一中吸引了周边县市学生就读。“因为家乡的教育质量好,我就转学回来了。”已随家人在辽宁定居的陈快快,特意转回到老家,在秋渠一中上了学。
坐落汲水乡刘小集村西头的刘小集中心小学,虽然偏远,但校园内一幢幢建筑整齐规范,透着现代气息。“让农村孩子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为了这个承诺,校长李可明已在这坚守了29年。这个农村小学先后走出了3名清华、北大的学生,124名学生考入国家重点高校。
“培养一个大学生,挖掉一个穷根子,就能阻断贫困在一个家庭的‘代际传递’。郸城是个穷地方,老百姓让子女求学来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强烈,顺应百姓愿望,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既从根上扶贫,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蓄力量。” 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说。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因病辍学
汲水乡村民时庆贺虽家境贫困,却从未放弃让孩子读书的念头,女儿2013年考入厦门大学,儿子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这些年日子过得紧张,还欠了一些外债,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家很快会好起来的!”谈到未来,时庆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不让每个学生因贫辍学,也不让每个家庭因学致贫。” 郸城形成全社会捐资助学的风气。政府、学校、企业联手,对贫困师生实行长期全程帮扶。为了帮扶困难学子,郸城还建起学生资助中心,4年来先后资助从学前幼儿到高中阶段学生16.3万人次,拨付资助金1.9亿元。办理生源地贷款11695人次,贷款9253.17万元。
谢宇慧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现在她已经读大二了。从读初中开始,她带着高位截瘫的爸爸在学校附近租房上学。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政府、学校、老师、学生等都向她伸出温暖的手,帮助她办理生源地贷款,捐款捐物,解决她上学和她父亲生活问题。
昔日乡亲助我读书,今天我反哺家乡帮脱贫。“教育发展不仅为郸城积蓄了发展后劲,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郸城县县长李全林说。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人福科技董事长王学海出资金、出技术,盘活了家乡濒临倒闭的药企,保证了600多工人再就业;复旦大学毕业生王文一,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回到家乡流转土地300亩发展创意农业,带领100多名贫困群众勤劳致富……(记者 任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