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务院批复“京津沪广渝”为国家中心城市后,2016年成都、武汉、郑州又相继被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目前,各地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呼声四起。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规划体系设置的最高层级。布局国家中心城市,并非国家层面简单的“排位分羹”,而要充分考量区域均衡性与差异化,让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沉甸甸的使命担当,绝非获一个光鲜名号那样简单。
积极争取,全力以赴
目前,已获定位的城市都在积极规划建设,不少城市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投入巨大。
2016年4月,成都入围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作为第6个被赋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使命的城市,成都迅速出台一系列政策,立足“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津,迈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征程,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创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2016年12月,获国家正式批复建设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后,武汉提出从科学定位、规划引领、产业带动、功能支撑等四个方面着手,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切实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从“三镇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在郑州,政府早已将2017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3月18日,18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214亿元。这是短短1个月内,郑州市集中开工的第二批重点项目。此前的2月21日,当地冒雪集中开工总投资1967亿元的首批294个项目,被媒体称为“史上最大规模”。
其他城市看到这几座城市获批国家中心城市,都积极争取加入,有的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写进党代会报告。
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沙,在党代会上表示,一定要完成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西北,西安作为西北五省区的引领者,期待发挥龙头作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
在华东,杭州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应规划为国家中心城市,表示“旧衣服穿不下了,给杭州换新衣”。
谨防重吸聚资源,轻带动责任
在国家中心城市竞争中,各地充满干劲和抱负。同时,也要谨防重名号轻实干、重吸聚资源轻带动责任等现象。
毋庸讳言,一旦入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该地在经济发展、项目争夺、人才吸引、资金流向上,相较于其他城市就具备了更大优势。但中央批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不代表这座城市就已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的顶层设计主要是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关键要看各个城市如何建设、如何落实。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副主任王伟认为,如果国家中心城市布局科学,就会带来资源配置的新格局,即新的城市崛起进而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如果不科学,则有可能强化既有不均衡格局。
如果只是吸聚资源,会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不仅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更与国家布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初衷相悖。近年来,城市的概念一直被反复炒作,各种城市名号看得人眼花缭乱。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概念包装多于实质内容。
一些机构、商家甚至借国家中心城市这顶“帽子”,反复炒作房价。比如,3月22日,房产虚假新闻《终于定了:中央确定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引发一场不小的市场风波。
针对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表示,国家中心城市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份责任。“强调的是它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在区域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认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问题:首先,应淡化极化效应或虹吸效应,强化引领和辐射带动功能。其次,要避免盲目跟风,脱离实际,甚至视为形象工程和政绩考核指标。再次,要因地制宜,兼顾区域发展差异。最后,要充分考虑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超前做好监测预警。
城市以人为本,特色化、错位化发展
当前,争 取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有可能导致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一拥而上”的同质化问题。对此,王伟认为,在国家引导清晰的基础上,要让每个中心城市制定具有远见的战略规划。首先做到产业的特色化与错位化,同时要求每个城市必须依托和拉动其周边区域发展,并将此作为中央对其考核的重要内容。
暂时无缘的城市,亦无需沮丧。综观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乏另辟蹊径的突围案例。美国硅谷能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休斯敦之外异军突起,就是打破了规模与体量的窠臼,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性打破物理空间的集聚限制。
在国家中心城市的队伍中,暂时未发现深圳的身影,而深圳恰有潜力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特色城市,对标美国硅谷。无论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都会是全国的科技、经济中心之一。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所说,每一个城市的禀赋、职能不一样,没必要都去争国家中心城市。
李迅认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帽子并不能保证一个城市的“前程”,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头,由此而带来项目资源乃至政策,都不能保证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更不一定能真正把城市变成“中心”。长远来看,一个城市能发展好,还是要靠实打实的硬功夫,要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
“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人是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城市发展以人为本,不应过分纠结于名号,不应偏执止步于城市概念,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与否都可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让城市民众的生活更美好。(半月谈记者 叶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