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竞争对手接入微信,ofo也加大了与滴滴的联合力度。在D+轮融资过程中,滴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ofo决策过程的最后拍板者。值得注意的是,ofo创始人戴威却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正在慢慢丧失话语权。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但ofo的实际话语人已经变成了“滴滴派系”。
网络媒体纷纷爆料,ofo创始人正在被架空。事实上,在数轮融资之后,戴威所拥有的股权大概占到30%左右。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这个比例还算可以接受。但从实际运作来说,滴滴的持股比例已经与其基本相当,而且还有两位滴滴早期创始人,也在ofo董事会当中拥有投票权。就董事会来说,戴威占据一票,滴滴派系却占据了四票,实际话语权归属不言而喻。
作为创业公司,在资本进驻的过程中股权被稀释实属正常。但是,绝大多数创始人会通过各种其他手段,将决策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就ofo来说,戴威是否也采取如此策略呢?从D+轮融资之后戴威的身份变化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作为创始人的他,已经从执行董事长变为董事长。去掉“执行”二字,戴威的权力变化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分析,滴滴进驻ofo是资本的一种融合。但是,一方过于强大,一方呈现弱势,加之二者均为“出行类”平台,融合的过程中将弱小的一方吞噬并不奇怪。滴滴正在着手构建出行全产业链,ofo恰好可以在最后一公里对其进行补充,两者之间的联合看起来很美好。Ofo若是甘心成为别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它的目标远比现状更高、更大,滴滴是否愿意支持ofo的野心?
戴威被边缘化,被董事会架空,或者已经表明了滴滴的态度。对于滴滴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打下手的“助力”,而不是叱咤风云的共享单车项目。如果ofo能够取得不俗业绩,滴滴自然乐得坐享其成,但其若是不能达成目标,沦为边缘化的“小弟”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