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与大学校庆有关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热议。有人对校庆的排场和气势深感震撼,有人对当年的师友表达感恩,还有人对校庆中一些不好的趋势感到忧心。在一些人看来,校庆的主角变成了商界和政界的“成功人士”,甚至让一些普通校友觉得不好意思参加校庆,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与气质,注定与其他机构、场所不同。大学是塑造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公众对社会和民族未来的期待,很大一部分都投射到了大学校园。在这里,人们既希望看到脚踏实地的执着,也希望有仰望星空的情怀。
当一所大学举办校庆时,最该做什么?答案不是向外界展示自己有多强大、多成功,而是应该自我反思,反思如何坚持初心,更好地造福社会。反思姿态,是对大学使命和精神的契合与张扬。只有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经常回望和反思,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
每一次校庆,既是一系列仪式的集合,又是一次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的绝佳时机。不断回顾与反思,正是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长期保持卓越的奥妙之一。如果校庆缺乏反思精神,杂糅了过多的庸俗气息,变成所谓名人和商业精英的秀场,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校庆中最应该展示的,不是校友捐款,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理念、对未来发展的定位、对教学科研的谋划。但揆诸现实,一些大学校庆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有的学校提前一年就开始搞校庆倒计时,发布校庆徽标、校庆流程等,还要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这样的做法,俨然把校庆当成了“生意场”,让本该兼具总结反思展望功能、严肃活泼的庆典,沾染了浓浓的商业味。
格局一旦变小,“吃相”就难免不雅。有些大学的校庆确实有点乱,有的大学在校庆现场摆点钞机收钱、向校友索捐,有的大学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还有大学“组建一年即办百年校庆”。这样做,学校品牌看似没有受到影响,但“大学”两字的神圣感却可能在一片喧嚣中逐步消解,这种无形的伤害才最可怕。种种乱象,既可能让大学蒙羞,又可能给学子传递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当前,一些大学校庆模式化色彩比较明显,固定程式的背后还不乏攀比心理作祟。校友捐献、领导致辞、校庆大会等,成为不少大学校庆时的必选项;一些学校还在致辞领导层级、校友捐献数额上大做文章。对比之下,更应该被拿出来一较高下的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甚至沉淀下来的文化、理念,却屡屡被忽视。
办校庆无可厚非,但要把握好分寸。把校庆当秀场,抱着自我宣传、自我贴金意图举办校庆,除了刷存在感之外,最直接的好处是让一些人借校庆捞取资源——请领导、老板们来走一遭,希望他们为学校今后发展提供更多便利。这种方法只要不违纪违法,我们就无须苛责,但大家担心的是,把这种“俗务”明显地摆在最需要总结、反思的校庆上来,会向社会传递怎样的理念。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不看身份看年级”、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的做法,曾获得不少掌声。毋庸置疑,尊老敬老是社会常识,公众在为这些大学尊重“常识”点赞的同时,更传递了一种期待:希望校庆能更有格调,不只是一片“闹哄哄”。
校庆活动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还要看有没有内涵,是否坚守育人本分,而非表面上的热闹。大学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责任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引领社会前进,理念与价值观会影响未来的社会中坚。
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需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坚守。轰轰烈烈的校庆办完,“剩下什么”才最重要。没有对大学精神的再总结、再谋划、再出发,缺少对科研、育人的反思与再认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学长、老教授们身上展现的人文积淀与科学精神,那从大学的本分而言,这场校庆很可能就“白忙活”了。(何晨阳)